首頁>要聞 要聞

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調查報告:脫了貧如何穩得住?

2018年06月05日 08:14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脫貧內生動力如何激發?

看不見的貧困才是最大的貧困,扶智扶志,需要久久為功

安徽鳳陽縣小溪河鎮小崗村。穿過整潔的街道,是一排排白墻黑瓦的新樓房。40年改革發展,小崗村如今已經行進在小康路上,但仍然有20多戶因病、因傷致貧的人家。

身穿藍色工作服的劉占勤,笑著迎了出來。前些年,丈夫在外務工,摔壞了后腦,生活不能自理。家里的頂梁柱塌了,還有兩個女兒在上學,劉占勤毅然挑起了家庭重擔。為了掙學費和醫療費,她赴浙江打工,把丈夫帶在身邊照料。

“如今政策好,通過危房改造搬進了新房,丈夫也辦了大病醫保。日子漸漸好起來了!”村里還為貧困戶設立了一些公益崗位,劉占勤就近在小崗村的培訓中心上班。生活安定,丈夫漸漸恢復,已經可以進行簡單的對話交流。

記者離開時,回頭看到她還站在門口。個頭不高,身材瘦弱,略顯滄桑的臉龐,分明透出自信的光亮。

采訪中,也了解到一些有關貧困戶的消極現象:“好不容易給他爭取到了產業扶貧資金,可他拿去賭博了”“危房改造現場,扶貧工作隊忙前忙后,他卻在一邊站著看”“幫忙找好了工作,談好了工資,可沒干幾天就跑回來了”……

看不見的貧困才是最大的貧困。盡管和前些年比,國家物質基礎增強了,扶貧力度加大了,但必須在貧困地區、貧困戶中間厚植艱苦奮斗精神,這事關脫貧,更事關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是一項基礎性、長遠性的工作。

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說到底是扶智扶志。在這一輪精準扶貧中,各地更加注重貧困群眾文化素質的提升,一方面著力實用技能培訓,提高脫貧本領;另一方面,著力宣傳教育,增強脫貧動力。

貧困地區農民缺乏務工技能,既是致貧原因,也是就業“短板”。在云南武定縣,以前有些貧困群眾只能靠山吃山,養幾只羊、撿野生菌,或者打打零工,一年到頭也沒有多少收入。現在他們大多憑一技之長走上了脫貧路。今年春節一過,貓街鎮五柞甸村的章德文夫婦就坐上了縣里調集的務工大巴,去云南農墾蔬菜公司參加培訓。“路費、培訓沒花一分錢,現在我們夫妻倆一個月收入超過6000元,多攢點錢,早點建新房!”章德文對未來充滿信心。

“貧困戶掌握一技之長,就能憑本事吃飯。”武定縣人社局負責人說,2017年以來,武定在全縣各村寨舉辦了家畜飼養、磚砌工、電焊工、刺繡、中式烹調、農機修理、電工、家政服務、計算機操作員等10多個類型的技能培訓。共培訓農村勞動力25000人次,其中培訓貧困人口15000人次,有力地激活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內蒙古興安盟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考慮,開展了“一帶二轉三改”農牧民素質提升工程。一帶就是旗委、四大班子、蘇木鎮、駐村第一書記一級帶動一級,二轉是轉變思想觀念、生產方式,三改是改變生活環境、陳規陋習。

鼓起他們的心氣,就扶起了一個個家。面對一些因客觀原因而陷入貧困的家庭,需要扶貧干部付出更多愛心和耐心。

扎賚特旗阿拉達爾吐嘎查村民趙斯琴,腿有殘疾,兩個女兒,一個上大學,一個讀研究生,是典型的“因學致貧”。

“政府給了3萬元扶貧資金,買了3頭母豬,20頭豬仔,還建了80平方米的豬舍。”說起黨的好政策,趙斯琴有些激動。兩個女兒每年每人還給1萬元的教育資助。

趙斯琴家的房子不大,只有60平方米,但足夠住了。臥室窗明幾凈,衣被疊得整整齊齊,女兒房間的床頭柜上擺放著在大學期間的榮譽證書。院子一側的廚房和洗澡間,也都收拾得井井有條。

“日子是給自己過的,干得好,政府還給獎勵,感覺很有信心!”這句樸實無華的話,充滿了感恩與自勵。

扶起一個,帶動一片。“趙斯琴行動不便,都能勤勞干事,我們得向她學習!”周邊的農牧民,說起趙斯琴,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的。

黃昏時分,霞光輝映,炊煙裊裊。腳下的路筆直寬闊,抬眼望去,融進了壯闊無垠的草原深處。(記者張毅、黃慶暢、武少民、金正波、丁志軍、韓俊杰、楊文明)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脫貧攻堅一線 調查報告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在线看午夜福利片国产片 |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欧美国产爱 | 日韩亚洲国产中文永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