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實踐是壓倒一切的標準

2018年05月23日 15:02 | 作者:王東京 | 來源:學習時報
分享到: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真理標準問題討論40周年。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國改革開放之所以取得成功,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黨在領導改革過程中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推動經濟建設來說就是堅持生產力標準。早在真理標準問題討論之初,鄧小平就把實踐標準和發展生產力聯系起來,明確提出了生產力標準。他指出:“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講,正確的政治領導的成果,歸根到底要表現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上,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上。”1980年鄧小平在會見外賓時又說:“社會主義經濟政策對不對,歸根到底要看生產力是否發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這是壓倒一切的標準。”可見在鄧小平看來,檢驗經濟政策是否正確,標準是能否發展社會生產力與增加人民的收入。

堅持生產力標準,在理論上就是要反對教條主義。1984年10月中央召開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頒布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進行了總結,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鄧小平曾經感慨地說:“過去我們不可能寫出這樣的文件,沒有前幾年的實踐不可能寫出這樣的文件。寫出來,也很不容易通過,會被看作‘異端’。我們用自己的實踐回答了新情況下出現的一些新問題。”

反對教條主義,不僅要破除對“蘇聯模式”的迷信,同時還要破除對西方經濟理論的迷信。我們黨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初,當時就有西方著名學者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法不可思議。”因為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觀點,市場經濟只能在私有制基礎上運行,而中國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所以他們認為中國不可能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我們黨并沒有受這種“洋教條”的束縛,鄧小平講:“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事實勝于雄辯。這些年我們堅持以發展生產力為標準,不斷改革公有制實現形式,經過從“放權讓利”到“承包經營制”再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探索,終于找到了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結合點。到2010年,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基本建立。

堅持生產力標準,在理論上要反對教條主義;從具體操作層面看,就是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同時也是改革的主體。鄧小平曾經指出:“我們搞四個現代化,因為經驗不足,會面臨多方面的困難……這些問題,歸根到底,只有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充分走群眾路線,才能夠得到解決。”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實踐證明,無論是農村改革還是城市改革,人民群眾都是積極的創造者和推動者。

先看農村改革。1978年12月,安徽鳳陽小崗村18戶農民自發搞起了“大包干”,由此揭開了農村改革的序幕。1980年9月,中央決定允許農民根據自愿原則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1982年1月,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到1983年初,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肯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農民的偉大創舉”。這種適合農村生產力的經營模式迅速推開,當年實行“包產到戶”的生產隊就占到了93%。鄧小平指出:“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他說,“新的農村政策優勢從哪里來的?難道是我們幾個中央領導同志,我們的省長、書記們的發明嗎?這里面當然有黨的集體智慧,各級黨政領導確實做了大量概括和提高的工作。而更重要的,卻是億萬農民的實踐,億萬農民的創造”,還說,“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

中國農村的民主政治改革也是農民推動的。1980年2月,廣西宜山合寨村85戶農民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了我國第一個村民委員會,實行村民自治、自我管理。合寨村第一任村委會主任韋煥能回憶說,“包產到戶”后,原先生產隊的凝聚力和約束力逐漸減弱,村里偷盜、亂砍濫伐集體山林的情況增多,群眾呼吁加強管理。在這一要求下,合寨村進行了民主選舉,成立了村民委員會,訂立了村規民約。合寨村的探索實踐為改革后鄉村治理提供了新的經驗。1982年,“村委會”這一組織形式被寫進了修改后的憲法;1987年11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獲通過,這標志著“中國村民自治第一村”的探索已經上升為國家意志。

再看城市改革。中國城市改革是以國企改革為重點。在國企改革過程中,企業職工推動作用可謂居功至偉。有一項統計,從1987年4月到2003年底,國企職工每年為企業提出的科技建議79萬條,被采納43萬條;技術創新20萬項,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非公經濟的發展也同樣來源于群眾首創精神的釋放。1982年溫州出現創業潮,當地個體工商企業超過10萬,形成了聞名全國的“溫州模式”。溫州的非公經濟發展當時之所以能領跑全國,溫州人自己說是他們“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的精神得到了充分尊重,溫州才走出了一條“生活逼出來,市場放出來,群眾闖出來”的獨特發展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堅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他指出,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充分調動群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催生了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醫院、虛擬產業園等相繼涌現。在行政體制改革方面,很多重大改革舉措都是先從地方做起,然后再推向全國,比如浙江省率先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讓老百姓到政府機關辦事不再難,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推廣。在推進社會治理方面,全國各地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激發治安志愿者、各類社會組織的活力,實行群防群治,在維護社會治安方面實現了新突破。

回望歷史是為了昭示未來。今天我們紀念真理標準問題討論40周年,就是為了牢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就是為了在未來全面深化改革中繼續堅持實踐標準,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不忘初心,攻堅克難,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標準 實踐 改革 堅持 生產力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资源网在线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有码 | 亚洲熟女国产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