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保障全球衛生安全 中國肩負使命
當地時間5月20日,第71屆世界衛生大會中國代表團在瑞士日內瓦召開記者會。會議介紹了中國衛生健康領域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情況。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探索出大量行之有效的衛生治理經驗,并積極與其他國家分享,為人類健康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多項經驗獲世衛組織推廣
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和“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在探索實踐中積累并向世界分享了成功經驗。
據介紹,上世紀50年代,中國的愛國衛生運動針對傳染性疾病開展了城鄉環境治理,改變了城鄉衛生條件的面貌,贏得了第一次衛生革命的勝利。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向中國政府頒發“社會健康治理杰出典范獎”,以表彰愛國衛生運動取得的輝煌成就。
在疾病預防控制方面,中國建立了連接鄉村到中央政府的實時電子傳染病報告系統,建立起“防治結合、應急優先”的應急救助隊伍,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衛生應急體制機制。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中國在疾病監控檢測、信息傳遞等方面的投入收到顯著紅利,最終促成應對H7N9禽流感等疫情的快速全面反應,而這是可適用于全世界的經驗。
中國建立了覆蓋13億人口的醫療保障網,并建立了覆蓋城鄉的三級醫療保健網。這兩個網絡使中國的看病就醫有了體制和制度保障。中國還把婦幼保健三級網嵌入醫療保健網中,使中國的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逐年下降。2014年,中國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婦幼健康相關指標,世界衛生組織將中國列為婦幼健康高績效的10個國家之一,將中國經驗向世界推廣。
應急救援爭分奪秒
先后援助69個發展中國家
多年來,中國不僅持續援助發展中國家開展衛生工作,并且在國際應急救援領域也展示出強大的力量。
數據顯示,自1963年以來,中國先后向69個發展中國家派遣了援外醫療隊,累計派出醫療隊員2.5萬人次,治療患者2.8億人次。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上宣布,將在未來5年為發展中國家提供100所醫院和診所、實施100個“婦幼健康工程”等重大衛生援助舉措。
在國際應急救援方面,中國2014年派遣1200多名醫護人員和公共衛生專家援非抗擊埃博拉疫情,和患者直接接觸,為控制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還先后加入應對安哥拉、馬達加斯加、圭亞那的黃熱病、鼠疫、寨卡病毒等疫情。除了上海、廣東兩支國際應急醫療隊外,2018年5月,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承建的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四川)通過世衛組織認證,成為全球最高等級(3級)的國際應急醫療隊。
記者會介紹,中國十分注意埃博拉疫情最新動向,以及圍繞埃博拉疫情所進行的學術交流,會積極參與疫情防控,與國際社會共享經驗和情況。
編輯:趙彥
關鍵詞:保障全球衛生安全 中國肩負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