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一個老兵的信仰:“死過”一次的人 子女四散全國
除了骨灰的遺愿,他還繳納了12萬元大額黨費。
“他總是問我,我應該怎么表達一下這種感情?”二女兒周衛平覺得,越到最后,父親越為那個年輕的生命遺憾,越感激曾經給過他第二次生命的黨和戰友。彌留之際,他催著周衛平幫他交黨費。按照現在每個月100元左右的標準,算了100年,“他的心意是把下輩子的(黨費)也交上了。”
老伴婁淑珍知道,那個和他一起負傷的小戰士,和那些抬著他轉戰南北的戰友,成了周智夫一輩子的牽掛。“他覺得他時間不多了,做不了什么事兒,只能交點黨費。”
在此之前,周智夫還提出,要把2008年分得的唯一一套經適房“還給國家”。
“你把房子還了,媽媽住哪里?”子女們急了,勸他等一等,這才作罷。
在干休所的工作人員眼里,周智夫是一個連保姆都舍不得請的人。
“按照規定,國家對75歲以上的離休干部,每人有兩千塊護理補助。”但在干休所原所長李德功印象里,周智夫一直沒請過保姆。直到病重時,干休所安排一名戰士幫他送飯,他怕“麻煩組織”,才請了護工。
“每次看見他,都是那身衣服。”李德功說,一套馬褲呢老式軍裝周智夫穿了三十多年,遠遠看見那頂已經褪成土黃色的軍帽,便知道是周智夫。
這符合當年戰友對他的印象。1968年,周智夫被調往云南第二炮兵某基地醫院工作。當時分管基地建設的王清文記得,周智夫的家離基地9公里,“按他的級別可以配車,但老周總是騎一輛破自行車來回跑。”
周衛平理解父親,“他是已經‘死過’一次的人,物質于他都是身外之物。”父親去世后,她常想起一個畫面:一個佝僂、瘦弱的老人,在午后的客廳里揮舞著拳頭,哼唱著《國際歌》。“他是浪漫的,也是一名純粹的戰士。”
四散全國的子女
周智夫的5個孩子在不同的地方出生,最終四散在全國不同省份。
周華是老大,他出生后,父親便當兵去了。他在睢寧的農村長到19歲,沒吭一聲也到南京從軍。5年后退役,為了謀生,他跟著幾個戰友去了江西挖鈾礦。長期接觸核礦使他皮膚不好,眉毛和頭發也已經掉得稀疏起來。他整日頂著一個棒球帽,臉藏在帽檐下的陰影里,寡言少語。
周智夫的外孫周洵曾聽說,舅舅有一次提出來,希望姥爺幫忙調到北京團聚,姥爺沒同意。“在那挺好的,有吃有喝,好好過”。
大女兒周雪文被留在了重慶。她19歲那年,周智夫從重慶調往云南。父母帶走了年幼的妹妹和弟弟,只留她一個人在重慶工作、成家。云南寄來的書信每月一封。父親在信里寫:“不是爸不管你們,飯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這樣才有意義。”
小兒子周衛民退伍回到北京,“只呆了一星期”,父親就把他送回了江蘇老家。后來他進了縣城的郵電局,一直干到退休。
1970年5月,周智夫從云南調往第七機械工業部,兩個小女兒跟著他從云南到了北京。
那個年代,大院里一起玩兒的女孩子,陸陸續續都去當兵。周衛平讓父親找找關系,也想去當兵。周智夫堅決不求人。她賭著氣,到海淀的東北旺插隊去了。
插隊結束時,分配給她的工作,“牌子很不亮”。她心想,當兵不幫忙,工作的事父親總要管吧。瞅著父親出差回來,她就跑去機場接。周智夫聽了工作的事,悶了一會兒,說出的話讓她失望:挺好的,都一樣,好好干吧。
到了最小的女兒周衛華,當兵不得,她被分到了工廠,做電焊切割,每天三班倒。鋼材扎穿過她的腳掌,手指甲蓋也被掀掉過。最危險的一次,切割的火焰擦著頭皮過去,燒了她頭頂的帽子。
“那時候覺得,我爸太不行了,哪方面都不行。” 父親的“窩囊”成了子女青春期里奮斗的燃料。
周衛華夜班10點到家,她要頂著燈再看一個多小時書。1年后,那個電焊學徒工考上了電大。趕上那年的人才招聘,她應聘到審計局工作。
周衛平也考了電大。“父親不管,我們就拼了命想證明自己可以強大。”她從供銷社下的一個小科員,成了百貨公司的管理人員。
劉梅芳2007年到清河干休所當醫生,認識周智夫11年。剛開始入戶巡診的時候,她發現周家5個子女分散在4個省份,私下納悶兒:“這種級別(的干部),子女這么分散,很少見。”
后來熟悉了,有一次她問周智夫的妻子婁淑珍,為什么不把孩子活動到身邊來。頭發花白的婁淑珍給她唱當年的革命歌曲:“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哪里需要哪里就是家。”
剛到北京時,周智夫把領導干部分房的機會都讓給了別人。直到1974年,有一個鄰居,要回地方工作,為了讓周家幫忙照顧他的子女,才讓了一間房給他們住。
周智夫離休后,有資格去干休所居住。彼時,新建的清河干休所配套設施不完善,很多老干部不愿意搬。相比之下,花園路干休所成熟方便。“沒本事的人才去清河。”頂著這樣的議論,周智夫成了最早搬去新建干休所的離休干部。
在外孫周洵看來,姥爺高度的自律來自“精神潔癖”。“在他心里,他(面)對的是信仰,是曾經犧牲在戰場上的戰友。”周洵說,曾經的那些畫面一幕幕都刻在姥爺的腦子里,“他沒有一刻放松過對自己的要求。”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一個老兵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