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四川省政協就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開展重點調研
人民政協報記者 韓冬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一輛行駛中的無人駕駛汽車,它會根據實時路況加減速,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抵達目的地。”近日,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四川省政協“推動我省人工智能發展”重點課題調研組成員們的目光,被大屏幕上的擬人化智能駕駛平臺所吸引。
資料圖
此次調研,四川省政協組織科技委委員和專家學者,歷時10余天,赴成都、宜賓、瀘州三市的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政府有關部門,就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發展進行深入調研。用帶隊的省政協副主席陳放的話講,就是“積極助力“四川‘智造’加速奔跑?!?/p>
在四川大學華西-希氏醫學人工智能研發中心,委員們看到,醫生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消化內鏡實時觀察患者消化系統狀況;成都英博格科技公司研發的“熊貓”智能機器人——“小可”,實現了電器設備控制以及遠程通信、語音視頻、安全防護等功能;機器人“豆豆”來自成都高新區的準星云科技有限公司,它可以幫助孩子完成數學習題的診斷糾錯和解析思路;而由成都曉多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專用客服機器人,已在“淘寶”等多家電商網絡平臺上投入使用……
在調研中,委員們也發現,由于資金、人才、行業壁壘等多方面原因,當下四川“智造”仍然存在不少亟待突破的瓶頸。瀘州某科技公司老總反映,每到高校畢業季,盡管公司都開出了較為豐厚的薪酬條件來吸引高端研發團隊和頂尖人才,但前來應聘者卻寥寥無幾。而川內風投資金對AI領域投資的異常冷淡,則讓宜賓智能終端產業園的負責人顯得有些無奈。
“首先要下決心解決頂層設計問題,有組織地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避免不同領域各自為政?!笔≌f委員、省科協副主席黃競躍建議,產業布局要跳出四川看行業生態圈,綜合考慮周邊省區與四川的優勢互補問題,從而在更大范圍內形成有利于四川人工智能產業鏈和生態群發展的環境。
黃競躍的意見得到了委員和專家們的一致認同,大家提出,發展人工智能產業不能“四處開花”,也要避免同質化及其可能引發的惡性競爭,應依托四川的優勢行業資源,力求在醫療、裝備制造、軌道交通、旅游、酒文化等領域優先打造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
對于眼前存在的資金難題,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李恒超等委員認為,總依靠財政直接補貼未必就是上策,可以采取將AI健康產品的應用納入醫保支持項目、向企業開放相關數據平臺、為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環境等舉措予以解決。
“四川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面有良好的基礎資源和產業優勢,要充分發揮和利用這些資源和優勢?!标惙疟硎?應找準切入點,聚焦突破點,抓住人工智能發展的政策、環境、重點領域、重點方向精準發力,努力營造更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在技術上搶占先機,也要在政策和運作模式上先聲奪人,爭取成為全國智能經濟發展的引領者和支撐點。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發展 調研 政協 重點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