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向著網絡強國闊步前行——黨的十八大以來網信事業發展述評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題:向著網絡強國闊步前行——黨的十八大以來網信事業發展述評
新華社記者吳晶、王思北、胡浩
全球信息化浪潮,云奔潮涌、氣象萬千。
中國網信事業發展,蹄疾步穩、生機勃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系統部署和全面推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我國互聯網發展和治理不斷開創新局面,網絡空間日漸清朗,信息化成果惠及億萬群眾,網絡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主張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中國網信事業勇立潮頭、踏浪而行,闊步邁入新時代。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2018年以來,針對當前網絡視頻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國家主管部門以約談、整改、下架等一系列“組合重拳”,為一路狂飆的網絡視頻行業踩下“急剎車”。
這只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依法管網、猛藥治疴的一個縮影。
“網絡是把雙刃劍,一定要嚴厲打擊好好整治這些亂象”“支持整改!嚴管這些給社會帶來負能量的主播們”……網民們點贊支持的聲潮,映射著廣大人民群眾對建設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的期盼。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的要求,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協同發力、綜合治理。
——網絡安全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一批法律法規相繼出臺,為依法管網、辦網、用網提供基本依據。
——“凈網”“劍網”“清源”“護苗”等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及網站管理人員失信黑名單制度無縫銜接,網絡謠言、網絡色情、“偽基站”等網絡亂象得到有效整治,網絡空間日漸清朗。
——“網絡媒體走轉改”“中國好網民工程”“網上公益工程”及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等一批項目成功實施,公民網絡文明素養大幅提升,健康向上的網絡生態傳遞正能量。
……
從《“一帶一路”大道之行》到《小賬本連著大情懷》,從“砥礪奮進的五年”到“厲害了,我的國”……黨的十八大以來,重大主題宣傳綜合運用互聯網傳播方式手段,形成“往實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的刷屏效應。
從“中國夢”踐行者故事網絡傳播工程到中國原創游戲精品出版工程,從“兩微一端”百佳評選到網絡正能量“五個一百”精品評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上傳承與當代中國正能量傳播齊頭并進,弘揚網上網下“同心圓”的家國情懷。
災難中的守望相助、見義勇為中的無私無畏、鄰里間的相互關愛、公益事業中的慷慨解囊……黨的十八大以來,互聯網正日益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有益傳播者,讓那些感動中國的好人好事、浸潤心靈的良知義舉通過真實、正面、健康的傳播為網民和公眾熟知,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凝心聚力。
網絡空間正日益成為正能量的策源地和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
“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適應人民新期待,信息化的飛速發展,正在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甘肅隴南,山大溝深,自然資源卻十分豐富。多年來,由于交通落后,當地百姓只能守著這些“寶貝”過著苦日子。
在外打工的“80后”姑娘梁倩娟回到家鄉開起網店創業后,給村里帶來不小的震動:僅僅靠著一根網線,輕敲幾下鍵盤,就把地里種的莊稼、樹上結的核桃、山里長的野菜變成了錢,生意越做越紅火。如今,梁倩娟的線上銷售收入累計達到450多萬元,還帶動村里30多個貧困戶長期給網店供貨,找到了脫貧的門路。
推動網絡發展,用好數字力量,是促進社會進步、增進人民福祉的基礎性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和頻密部署下,“網絡扶貧行動”如春風拂遍神州大地,為決勝全面小康增添助力。
——目前我國建檔立卡貧困村通寬帶比例超過86%,今年有望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寬帶網絡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的目標。
——499個國家級貧困縣已納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支持范圍,占全部貧困縣的60%。
——網絡扶貧行動大數據分析平臺,有效支撐貧困人口的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退出。
——100多家網信企業與深度貧困地區開展結對幫扶,實施網絡助學、“春蕾計劃”、“母親水窖”等網絡公益項目。
“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數字紅利”加快釋放,“互聯網+”深入百姓生活。
在車輛穿梭的深圳街頭,城市交通大腦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由車流量來決定全市紅綠燈的運營配時,使車流監測準確率達到95%以上,道路通行能力提高8%以上,30分鐘就能形成交通情報精準推送。
在游人如織的福建武夷山,15個主要景區實現智慧旅游,除了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等服務外,還運用智能計算和科學預判,分析匯總游客數據、景區情況。
在人頭攢動的北京市豐臺區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一窗辦理”的綜合服務窗口讓很多原本以為跑斷腿的群眾一次就辦好所有手續,切實感受到“最多跑一次”的便利……
從遠程課堂帶領山里娃邁過“數字鴻溝”到尋親平臺幫助失蹤兒童回家,從在線培訓讓果農喜獲豐收到互聯網政務“讓群眾少跑腿”,從共享模式帶來便捷舒適到“互聯網+”帶動雙創熱潮……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信事業著力補齊民生短板、提升公共服務,不斷解決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正在惠及更多百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4月,美麗榕城福州即將迎來主題為“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引導信息化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便捷、高效的數字體驗指日可待。
編輯:秦云
關鍵詞:網絡強國 十八大 網信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