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領證”的煩惱怎么減
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重點是照后減證,各類證能減盡減、能合則合,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到深化“放管服”改革時,明確提出將“證照分離”改革推向全國。
“一些地方營業執照立等可取。但‘準入不準營’這個問題還沒解決。辦照很快,后續辦證很慢,企業沒有辦齊許可證開不了業。比如辦餐館,沒有衛生許可證,就不能營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說。
企業拿到營業執照后,究竟還有多少“領證”的煩惱?“證照分離”改革,如何既“放得下”“管得起”又“服好務”?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一些企業和相關專家。
列好清單做“減法”
“通過‘證照分離’改革,能取消的盡量取消”
“證照分離”改革帶給企業的便利有多大?從上海曼秀雷敦化妝品有限公司的案例可見一斑。
今年2月底,上海曼秀雷敦化妝品有限公司向浦東新區申請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形式審查通過后,3月1日該公司產品肌研糀潤潔面乳拿到“國妝網備進字”備案憑證,3月下旬首批5.7噸產品已在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完成進口申報。但在“證照分離”改革之前,企業要攜帶備案產品的紙質資料及樣品,到北京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經形式審查通過后,紙質資料轉由專家進行審評,通過后才能取得“備案憑證”,進而辦理相關進口通關手續。正是“證照分離”改革讓曼秀雷敦產品的準入時間從至少2個月縮短為5個工作日。
化妝品行業的“領證”時間不算最長,一位建筑行業的企業家向記者介紹:“要拿到施工許可證,先要拿到土地證、工程規劃許可證,完成施工圖審查,辦理質檢安檢手續,提供工人工傷保險證明、工人工資支付專戶等,往往一個房地產項目兩年多都開不了工。”
針對“有照不能營,企業干著急”的情況,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的著力點放在了“證照分離”改革。2015年,上海市浦東新區率先試點,通過對116項行政審批事項,按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告知承諾、提高透明度和可預期性、強化準入管理等5種方式進行改革試驗,解決企業“辦證難”問題,有效降低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2017年,在深入總結浦東經驗的基礎上,天津等10個自貿區和有條件的一批開發區、新區均進行了復制推廣。
為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任務,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對上海等地試點成熟的涉企行政審批事項要在全國推開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同時,建立‘證照分離’改革長效機制,積極探索將更多直接針對市場準入的涉企行政審批事項納入改革范疇,努力實現‘證照分離’改革模式的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證照分離”改革推向全國的過程中,如何做好“減法”,真正為企業減負?
摸清底數,列好清單,對各類企業取得營業執照后還需要辦多少證,心中有數。王一鳴建議:“各地先要梳理一下各個行業準入證、生產服務許可證、職業資格證等究竟有多少。通過‘證照分離’改革,能取消的盡量取消。”
例如,中國(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在“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中,將工商登記前、后置審批項目進行了梳理、簡化,并與當地《市場主體經營范圍參考目錄》一一對應,同時嵌入登記業務系統,實現后置審批系統自動精確推送,方便企業“領證”。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企業 監管 改革 證照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