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食話食說食話食說

臭鱖魚火了的秘密

2018年04月08日 11:26 |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分享到: 

食品安全博士、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鐘 凱

臭鱖魚始于安徽黃山一帶,據說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當地深處內陸,本無鱖魚,每年冬天,有商人自銅陵等地販魚至此。為避免腐爛,商販將鱖魚裝在木桶中,碼一層魚放一塊青石板并撒上淡鹽水腌制。由于路途遙遠,需一周才能運到,此時鱖魚已經有輕微的臭味。但加入調料烹制后,鱖魚產生似臭非臭的特殊風味,竟然成為當地著名美食。臭鱖魚如此吸引人的秘密是什么?它為啥這么火?

第一,經過淡鹽水腌制和石板擠壓,魚肉脫去部分水分,變得更硬實、更有嚼勁。新鮮度不佳反而導致骨肉分離,魚肉沿紋理松開,形成特殊的“蒜瓣肉”質感,口感極佳。第二,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部分蛋白質被降解為氨基酸。其含量大約在一周左右最高,達到鮮鱖魚的兩倍,其中不少帶有鮮味,比如谷氨酸、纈氨酸等。這個過程中還會產生微量核苷酸、有機酸等物質,例如酒石酸、琥珀酸、蘋果酸、次黃嘌呤等,加上鹽分,臭鱖魚的鮮度提升十分明顯。第三,臭鱖魚發酵過程中還產生大量風味物質,最主要的是短鏈脂肪酸、醇類和醛類,例如丙酸、丁酸、正丁醇等。此外,三甲胺、吲哚及甲硫醇等含硫化合物含量也明顯增加。這些復雜的風味物質混合上調料的芳香物質,形成讓人著迷的獨特風味。

當然,臭鱖魚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安全風險。微生物會將組氨酸轉化為組胺,如果組胺含量過高會導致食物中毒,因此臭鱖魚并不是越臭越好。研究表明,在口感、鮮味、風味等指標上,發酵6~8天為最佳。此外,參與臭鱖魚發酵過程的細菌有很多,以乳酸菌為主,但也常常伴隨一些不好的細菌,例如糞腸球菌、枯草芽孢桿菌、蠟樣芽胞桿菌等,烹飪時需要格外注意燒熟煮透。

編輯:趙彥

關鍵詞:臭鱖魚 火的秘密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色吧88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不卡 | 日本在线A∨视频网 | 免费va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AV免费专区 |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