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
碰硬克難,打好“三大攻堅戰”
3月22日,兩會閉幕第三天,浙江省檢察機關提起的民事公益訴訟第一案有了一審判決:被告衢州瑞力杰化工有限公司賠償生態環境受損害期間的服務功能損失費18.17萬元,支付修復受損生態環境費用124萬余元并承擔該案的鑒定評估檢測費用。
浙江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零容忍”,是對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打好三大攻堅戰,扎實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有力回應,彰顯了中國堅持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根據木桶原理,木桶的盛水量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打好三大攻堅戰,正是決勝全面小康、邁向高質量發展征程上查漏補短、夯基御險的關鍵。
——穩中求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步伐要踩實。3月29日上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主持召開銀行保險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時明確提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有序推進降低企業杠桿率、拆解影子銀行、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遏制房地產泡沫化傾向、配合整頓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工作,加強對各類風險的防范和化解。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主要矛盾要抓準。“防風險,擺在頭等重要位置的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新疆銀監局局長王俊壽對此有著清醒的認知,并高度關注互聯網金融風險及非法集資、非法“校園貸”等違法違規活動,嚴防局部性風險演化成區域性系統性風險。
——咬定目標,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精準脫貧,藥方要對。針對貧困地區產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技術瓶頸,陜西省加快全國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在貧困地區轉化應用,今年將集成轉化農業、工業、社會發展等新技術110項,引進新品種55個,在省級科技計劃項目中支持涉農三產融合項目不少于70項。
精準脫貧,作風要實。“審計機關要對貧困地區實現審計全覆蓋,嚴肅揭示挪用濫用扶貧資金、弄虛作假等問題,促進追責問責。”審計署審計長胡澤君語氣堅定。
——“增綠”“護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呵護環境,撐起生態“保護傘”。繼推出海南特區史上最嚴30條生態保護措施后,4月1日,海南省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聯合指揮部在海口成立。用當地干部的話說,這個聯合指揮部是長期的,不是臨時的,“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污染治理,亮出環保“連環掌”。全面打響藍天保衛戰,嚴控新建燃煤項目,淘汰老舊車3萬輛;強化市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水污染治理監管,積極推動污水處理廠建設和改造……天津市亮出年度計劃,一套污染防治組合拳,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不忘初心,“人民”二字重千鈞
3月28日,中國數以百萬計的外賣小哥收獲了一份大禮包。清華大學與美團點評聯合啟動“城市新青年”項目,首批開放50萬個免費學習賬號,快遞員只要登錄清華大學學堂在線的學習平臺,就可以選學清華、北大、復旦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名校的1300多門課程。
“外賣騎手不光需要就業,而且需要有事業;現代服務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也需要高素質人才。這就是我們努力做貢獻的地方。”美團點評集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穆榮說。
“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人民有信心,國家才有未來,國家才有力量”……高質量發展為了人民,高質量發展依靠人民。3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習近平主席在這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有84處提及“人民”。“人民”二字,力重千鈞。
高質量發展要拔尖,人才引進不拘一格。北京建立優秀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支持優秀創新創業團隊引進人才;青島、臨沂兩地接連出臺意見,分別在放寬戶籍、吸引人才等方面掏出真金白銀……人才“大戰”,讓高質量發展的蓄水池越填越滿。
高質量發展重轉型,轉崗培訓不留死角。發展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從業者如何轉型?“我們要關注代際更替,滿足好年輕員工價值期待;關注智能制造,妥善處理好人機關系;關注產業轉移,強化承接區域人才的支撐能力……通過不斷完善培訓體系,搭建服務平臺,滿足動能轉換的新要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說。
高質量發展須兜底,民生改善不折不扣。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指出,要聚焦民生問題持續發力,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筑牢夯實基本民生底線,關注平均數下的不平衡問題,以更加務實的舉措,使市民的基本需求更有保障。盡力滿足多樣化民生需要,把民生工作做得更細致,使民生政策更加精準。
“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這個春天,中國經濟航船正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向著高質量發展挺進!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發展 高質量 創新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