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石建勛:在增進民生福祉上下更大功夫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體現了對黨、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戰略思考,飽含著心系天下、深沉真摯的為民情懷,是著眼全國發展大局提出的任務部署,對做好上海各項工作具有很強針對性和指導性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強調,學習貫徹全國兩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重在行動和落實本期論苑版刊發三位學者的文章,旨在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作者: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創新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石建勛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們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對人民的一往情深、對國家的堅定信心、對未來的高遠擘畫,再次重申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所在,是社會主義中國的根本性質所決定的,宣示了不變的執政理念,傳遞了不變的人民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體現了對黨、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戰略思考,宣示了一個人民政黨、一位人民領袖永遠不變的赤子之心,對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務部署,對做好上海各項工作具有很強針對性和指導性。
上海作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排名前列的國際化大城市,近年來,堅持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累計幫扶10.8萬就業困難群眾實現就業。128萬鎮保參保人員和478.8萬來滬從業人員加入職保,覆蓋低保、低收入、支出型貧困家庭的梯度救助體系基本形成。“五位一體”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形成,329.7萬老年人享受老年綜合津貼。完善“四位一體”住房保障體系,新增供應各類保障性住房49.3萬套,改造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312萬平方米。教育衛生發展水平明顯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上海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新時代新發展的基礎條件和環境相對較好,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也更高。一方面,上海在醫療、教育、養老、生態環境改善、城鄉差距和收入差距等民生領域的短板還沒有從根本上補缺;另一方面,新時代上海人民的國際化、現代化新需求不斷涌現。這就要求上海各級領導干部要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高的工作標準、更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為人民服務思想,在增進民生福祉下更大功夫,做足調查研究功課,找準短板和問題所在,精準定策,精準施策。
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因此,增進民生福祉重在行動和落實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有機統一,不斷提高就業質量和市民收入水平,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推進健康上海建設,加強養老服務和社會保障。要著力抓好醫療、養老、幼托、生態環境改善等重點工作,加強統籌規劃,統籌好底線民生、基本民生、質量民生。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把實干出成效作為干部考核目標,在“落地”上務求實效,在增強群眾獲得感上謀實效,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和形象工程,盡力滿足多樣化民生需要,用心用力辦好群眾身邊的民生實事,把民生工作做得更細致、更扎實、更有實效,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美好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是一種享受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種創造美好生活的需要。新時代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從根本上說,需要人民群眾共同努力奮斗。只有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眾,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思想路線,最大限度地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擴大人民群眾參與品質生活創造活動的深度與廣度,使人民群眾真正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品質生活的主力軍,才能匯聚起增進民生福祉的磅礴力量,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在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的進程中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民生 人民 增進 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