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品牌·人物品牌·人物
陳炳旗:打開“漸凍人”生命之門
孫大福是個轉業軍官,2010年,他偶然發現自己手部力量在減弱,以為是自己缺乏鍛煉所致,專門買了啞鈴和助力器。結果練來練去,到后來,別說啞鈴,連個杯子都拿不住。2012年,孫大福前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就診,被確診為MND(運動神經元疾病)。
“一開始以為自己得的不是什么大病,聽完醫生的講解,頓時感覺像被雷電擊中了一般,大腦一片空白。” 從不敢相信,到痛苦萬分,再到病急亂投醫,孫大福開始了四處求醫之路,從北京到上海,再到四川,花光了所有積蓄,病情反而有增無減。
就在即將絕望之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經人介紹,找到了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陳炳旗。在陳炳旗的治療下,通過中醫藥治療和功法鍛煉,病情開始一點點好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還能活到現在,是陳醫生為我打開了‘生命之門’。”
中醫治療顯奇效
MND對很多人來說比較陌生,簡單地講,MND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變性疾病,臨床以上或(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害引起的癱瘓為主要表現,患者通常被人們稱為“漸凍人”。這種疾病被稱為絕癥,西醫至今仍無有效治療手段,患者最后大多死于呼吸衰竭,平均存活時間只有3~5年。
誰都想象不到的是,如今為“漸凍人”進行治療的專家陳炳旗,自己曾經也是一名“漸凍人”。
“早在1989年,我就開始左手顫抖,不到幾個月,左上肢開始乏力、肌肉萎縮、手慢慢不聽使喚,繼而腿邁不開步,走路如掃地一般。”回憶起20多年前初患此病時的情形,陳炳旗感慨萬千。四處求醫無果的他,沒有選擇放棄,而是憑借著自己的中醫學知識選擇和命運抗爭。
面對西醫束手無策的窘境,陳炳旗開始在中醫上下功夫,經過不懈的努力和鉆研,雖沒有現成的理法方藥可供參考,但他從中醫經典和自己多年用藥經驗里獲得的靈感中,找到了中醫治療本病的思路——固本原、強心腎、調氣血。
從此,陳炳旗開始以活血化瘀、去濕化痰、補氣養陰生肌肉為治療根本原則,并結合自身的身體狀態不斷調整,慢慢總結出“六分鍛煉,四分用藥”的獨特治療原則。
“‘六分鍛煉,四分用藥’不是嚴格的把鍛煉和用藥四六開,而是強調鍛煉對治療本病的重要性,練功和中藥治療缺一不可。” 陳炳旗說,鍛煉治療時,要讓患者先安定下來,身心放松,然后調動并聚集體內外的能量,對關節等部位進行加壓,達到激活神經、通透氣血的目的。總結起來便是鍛煉的“十字真言”:定力、聚能、加壓、激活、通透。
陳炳旗對自己病情準確把握,并按照總結出的方法進行治療,肌肉萎縮、四肢無力等癥狀日漸好轉。20多年過去了,如今,陳炳旗仍然面色紅潤,行動基本自如,精力旺盛,出診、講座、帶博士,還常年四處奔波,參加各類活動。
信心+鍛煉,終克頑疾
“患者常同時具有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在有條件情況下,對MND患者及家屬均需進行適當的精神心理支持及疏導,增加他們面對生活的勇氣與信心。” 陳炳旗說,孫大福剛來就診的時候手臂都抬不起來,連吞咽都很困難,頸部已經僵直了,對我的治療也是滿臉疑惑。我給他展示了自己身上留有后遺癥的手和腳,跟他講了我自己的故事,他才放心接受我的治療。
在給孫大福樹立了治療的信心后,陳炳旗開始給他用中藥治療,并教他如何鍛煉。
先是各個方向擠壓手部,練習雙手爬墻、吞口水,繼而盤腿靜坐刺激關節、擠壓神經肌肉,再到跪地、跪凳、跪坐、跪走,伴隨而來的是難以忍受的疼痛。
孫大福忍著劇痛堅持了下來,慢慢地,手臂力量、吞咽功能恢復了,腿部力量也開始有了增強。這讓他更加堅定了治療的信心,“陳醫生,你放心,我一定會堅持練下去,不會半途而廢的。”
2個月的治療之后,一天夜里,正在睡夢中的孫大福,被窗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驚醒,下意識地用手掀開了蓋在身上的被子,坐了起來。“我一開始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手部力量已經恢復得那么好了。反應過來后,我趕緊叫醒家人,把好消息告知了陳醫生。”
出院的時候,孫大福基本上已經能夠生活自理,面對前來接自己回家的親人朋友,這個當過兵、打過仗的軍人再也控制不住,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我本是個中醫大夫,對腫瘤、內科有所研究,但沒想到因為自己的病,又多了一塊研究的領域。” 陳炳旗說,目前,經他醫治的國內外重癥肌無力患者已有數百人。
一些患者幻想“藥到病除”或者只喝藥不鍛煉也能好,這是陳炳旗最為擔心和頭疼的,“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沒有什么靈丹妙藥能夠一服便好。治療這種病,就要樹立信心,堅持鍛煉,才能逐漸恢復。”
傳道授業,惠及更多患者
隨著治療的收效率不斷提高,名氣越來越大,一些學子,甚至一些高年資大夫,開始慕名前來,跟隨陳炳旗學習。
陳炳旗并不只滿足于治療患者,除了把他的臨床經驗傳授給徒弟外,他還致力于在國際上推廣中醫藥治療技術和傳統文化,舉辦過多場國學和中醫文化講座。不少國外患者看到中醫的療效后,也前來求醫。
“別看我現在這把年紀,行走也不像常人這么利索,但一周仍有5天在杭州各大醫院里輪流坐診,每兩周還要去金華坐診、會診。”陳炳旗說,“最近有個年輕人慕名找到我,為了給他父親治病,他辭了工作,帶著爸爸在我家旁邊租了個房子住下來,還要做我的徒弟。”
現就職于山西中醫學院的趙興梅,在浙江中醫藥大學攻讀博士之時,有幸成為了陳炳旗的學術繼承人。趙興梅說,老師不僅醫術高超,而且醫德高尚,視患者如家人,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患者,他分文不收,而且還會出錢救濟。陳老師常教育我們,不管有多少困難,有多么迷茫,都要堅持自己的目標,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只要擁有自己的原則,再迷茫的路途也會有對的方向。
“無論對象是誰,他們在我眼里都是病人,都是平等的。”陳炳旗說,他的老師一直教導他,行醫“病人至上”,應當常懷悲憫之心,推己及人。他一直把恩師的話記在心里,從來不敢有所懈怠,現在傳道授業,也是為了惠及更多患者。
如今,已年近70的陳炳旗,仍然奮戰在臨床一線,帶教授徒,為更多的“漸凍人”帶來生存的希望。“老天讓我多活一天,就要多實現一天的價值,去幫助更多的病人。”
編輯:趙彥
關鍵詞:陳炳旗 漸凍人 中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