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2018年國企實現“開門紅”
在去年創造歷史最好成績的基礎上,今年國有企業經濟運行繼續向好,實現“開門紅”。財政部3月28日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1至2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5.3%,增幅高于收入14.1個百分點,尤其是石油石化、鋼鐵、電力、煤炭等重點行業效益指標大幅增長。
業內專家認為,這和整個宏觀經濟全面好轉上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國企改革紅利持續釋放有關,為國民經濟運行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撐作用。從目前的情況看,隨著降成本、去產能的持續推進以及防風險升級戰的打響,預計國有企業效益提升的狀況仍將持續。
石油石化等行業利潤同比大增
國務院國資委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國有企業營業收入達到了50萬億元,利潤達到了2.9萬億元,比上一年分別增長了14.7%和23.5%。其中,中央企業的營業收入達26.4萬億元,實現利潤達到了1.42萬億元,分別比上一年增長了13.3%和15.2%,這是五年來成績最好的一年。
這一向好態勢延續到2018年。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83015.1億元,同比增長11.2%。其中,中央企業50244.3億元,同比增長10.9%;地方企業32770.8億元,同比增長11.5%。
國企利潤的增長幅度更大。1至2月,國有企業利潤總額3672.9億元,同比增長25.3%。其中,中央企業2423.8億元,同比增長20.2%;地方企業1249.1億元,同比增長36.6%。1至2月,石油石化、鋼鐵、電力、煤炭等行業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均高于收入增長幅度。有色等行業利潤同比降幅較大。
而從應交稅金方面看,1至2月,國有企業應交稅金7917.6億元,同比增長9.9%。其中,中央企業5975.9億元,同比增長9.1%;地方企業1941.7億元,同比增長12.6%。
社科院中國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對本報記者表示,從數據來看,資產、收入、利潤等多個指標都反映出,今年前兩個月國有企業整體經營情況比較好,原因和整個宏觀經濟全面好轉上行是有關系的,是創新驅動、動能轉換等重要政策的直接結果。特別是利潤實現了很高的增長率,無論是中央企業還是地方企業,利潤增長都超過20%,反映出國有企業盈利情況好轉。“總之交了一份滿意答卷,國有企業經營實現了既定目標,國有企業的發展也為國民經濟運行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撐作用。”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今年前兩個月國有企業經營狀況延續了2017年的發展態勢,效益水平繼續有較大提升。究其原因,一是前期經濟結構調整、去產能的調節措施見到效果,二是國有企業改革紅利的釋放。這幾年國有企業改革加大了力度,重大的改革舉措,如央企的合并重組、混改的推進等都有助于轉換國企的經營機制,優化了資源配置,從而有力地促進國有企業效益水平的大幅提升。從目前的情況看,預計國有企業效益提升的狀況還將持續下去。
降成本、去產能紅利將持續釋放
年初召開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提出,2018年生產經營主要目標任務是:國有企業效益實現穩定增長,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回報率進一步提升,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率進一步提高,資產負債率進一步下降。
“要著力抓好八個方面重點工作,首先是著力抓好效益穩定增長,進一步鞏固企業發展良好態勢。”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要加強形勢研判搶市場機遇,同時要明確目標任務分解落實責任,此外還要對標行業先進水平,深挖內部潛力降低成本費用,確保實現中央企業平均百元收入負擔的成本費用同比下降,營業成本增幅低于營業收入增幅。加大資金集中管控力度,利用財務公司、資金結算中心、海外資金平臺等加快內部資金融通,2018年中央企業資金集中力度要力爭提高到80%。
從前兩月的情況來看,降成本有成效。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成本80577.9億元,同比增長10.6%,其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同比分別增長5.8%、11.2%和12.2%;中央企業48360.4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同比分別增長6.8%、11.3%和13.5%;地方企業32217.5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同比分別增長4.3%、11.1%和10.9%。
第二大重點工作就是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提高實業發展質量。在業內人士看來,前兩月石油石化、鋼鐵、電力、煤炭等重點行業效益指標大幅增長,與大力化解過剩產能不無關系。
“國企利潤等數據印證了我國經濟運行延續去年年底穩中向好的態勢和特征沒有改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澤彩對本報記者表示,具體分析,一是國有工業運行總體穩定。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三去一降一補”發力成效逐步顯現。二是國有企業效益和市場信心總體轉好。這主要得益于石油石化、鋼鐵、電力、煤炭等行業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國有企業注入新鮮活力。國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三是投資增長總體平穩,地區經濟運行總體穩定。各地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推動產業調整向中高端升級,加大技改投資力度,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也為國有企業創造了寬松的盈利環境。
按照國務院國資委安排, 2018年中央企業要完成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265萬噸、整合煤炭產能8000萬噸目標任務,積極推動煤電去產能,做好有色金屬、船舶制造、煉化、建材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深入推進“壓減”工作,力爭年底前累計減少法人戶數18%以上,壓縮管理層級至5級以內,為2019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壓減”總目標打好基礎。持續推進“處僵治困”,認真抓好全年800戶“僵尸企業”、特困企業處置治理工作,努力實現年底前“僵尸企業”基本出清和特困企業整體盈利。開展中央企業虧損子企業全面排查摸底,做好重點企業改革脫困工作。
防風險升級戰打響
在降成本、去產能的同時,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已經被列為國企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首要任務,加大風險的控制,降杠桿、減負債、防風險仍然是今年和今后一段時間很重要的任務。
財政部數據顯示,2月末,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635750.2億元,同比增長9.7%;負債總額1066819.2億元,同比增長9.3%;所有者權益合計568931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中央企業資產總額769162.2億元,同比增長7.3%;負債總額525332.1億元,同比增長7.1%;所有者權益合計243830.1億元,同比增長7.7%。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866588億元,同比增長12%;負債總額541487.1億元,同比增長11.6%;所有者權益合計325100.9億元,同比增長12.7%。
此前國務院國資委總會計師沈瑩曾透露,已經制定了中央企業降杠桿、減負債、控風險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前中央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要再下降2個百分點。而肖亞慶在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也表示,該指導意見有望今年上半年出臺。
首要措施是強化分類監管。據介紹,國資委確定了一個能夠保證企業穩健發展的合理資產負債率控制標準,分為三大類,工業企業為70%,非工業企業為75%,科研設計企業為65%。
“今年我們在這個管控線的基礎上提高了一個等級,增加了5個百分點,例如原來是負債率達到75%預警,現在則是70%。”肖亞慶表示,將加強考核約束,把降杠桿、減負債作為中央企業考核的一項主要內容,來考核各個企業年終完成的情況。同時,要通過債轉股等多渠道補充權益資本,還要盤活存量資產。此外,要嚴控各類風險,特別是海外的風險,投資的風險。“在原有基礎上,今年的負債總額進一步降低,負債率進一步下降,風險控制在最低的水平。”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增長 企業 億元 國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