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當心面膜變“面魔”
春天來了,許多愛美人士開始頻繁敷面膜,但目前市場上群“膜”亂舞,讓人困惑,有些人還出現皮膚過敏等問題。他們敷的是面膜還是“面魔”?
“面膜有無效果,關鍵與面膜所含成分相關,與膜本身無關。”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皮膚科陳靜教授表示,想要短時間快速補水,面膜主要成分一般含透明質酸、玻尿酸、膠原蛋白、保濕因子、蘆薈膠等;想要美白,面膜主要成分一般含左旋VC、果酸、熊果苷、甘草萃取物等。它們都能達到保濕、美白的效果,原料成本不一樣,保濕效果不一樣,吸收程度也會不一樣。
但美白不會一蹴而就。如果一張面膜敷完后,立馬覺得自己變白了,需要懷疑所含成分是否有熒光劑。
熒光劑給人一種瞬間美白提亮的錯覺,其實它是一種弱毒性物質,長期使用會蓄積在皮膚內,引起過敏反應。長期大量使用會造成肝腎功能損傷、血液系統損傷,削弱機體免疫力,致使傷口愈合困難。熒光劑還可使細胞發生變異傾向,是一個潛在的致癌因素。皮膚科有種叫“Wood燈”的小儀器,敷膜后,用該儀器檢測,如果臉上呈現閃閃發光現狀,該面膜則含有熒光劑成分。
此外,有些促進皮膚修復的面膜,不排除有不良商家加入激素的可能。因激素本身有消炎、修復作用,短期使用沒問題,但如果消費者不知情長期使用,則會造成激素依賴性皮炎,表現為面部發紅,出現紅血絲、緊繃、干癢脫屑等癥。
“若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面膜,最好去正規醫院,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使用或使用安全的醫用護膚品。”陳靜建議。(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歐春香 蔣凱)
編輯:趙彥
關鍵詞:面膜 皮膚過敏 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