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新里程碑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也是我國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一個新的里程碑。與改革開放40年來已經進行的7次機構改革相比,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繪就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藍圖更加系統全面、更加美好壯麗,不僅闡述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而且明確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首要任務和重要任務。特別是這次改革是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后不久,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向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進行的一次全方位的重大改革,比以往歷次改革的范圍更廣、力度更大、影響更深,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這次改革突出強調了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應當說,我國歷次機構改革都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的,無論是改革藍圖的制定,還是改革方案的實施,都是經黨中央批準,并在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有計劃有步驟推進的,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推進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仍存在著“兩個不完全適應”的問題。所以,這次改革將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形成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體系,不斷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力。
首先,強調“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遵循的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所以,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特別是要確保各項改革任務順利完成,各項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實現優化協同高效,就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其次,強調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加強黨對各領域各方面工作領導,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首要任務”。不僅要求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強化黨的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地位,更好發揮黨的職能部門作用,而且要求統籌設置黨政機構,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同時,根據十九大精神,將在省市縣對職能相近的黨政機關探索合并設立或合署辦公,目的也是為了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并不是要代替政府管理或者其他機構的相關職能。
這次改革突出強調了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我國提出建設“服務型政府”已經很多年了,經過全國人民和各級政府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進行的“放管服”改革,不僅優化了營商環境,而且提高了政府效能。但是,隨著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人民群眾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對建設服務型政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人民群眾對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和治理能力還有不滿意之處。所以,這次改革再次強調“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并突出了“人民滿意”這個關鍵詞。
首先,不僅明確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任務”,而且要求形成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從而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提供體制機制保障。特別是為了適應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需要,要求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改革,做到該管的事管住管好、該放的權放足放好、該提供的服務提供好,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全面提升政府效能。其次,不僅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而且要求堅持把人民的滿意度作為衡量服務型政府建設成效的一個重要標準。
這次改革突出強調了堅持問題導向
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同時,特別強調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制約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
首先,強調要理順中央和地方職責關系,更好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方面,必須加強集中統一領導,維護中央權威;另一方面,必須調動地方積極性,增強地方治理能力。這次機構改革提出“賦予省級及以下機構更多自主權”,不僅涵蓋的改革范圍更廣,而且更加符合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客觀實際。因為這次機構改革涉及黨政軍群各類機構,考慮到全國各地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只有賦予包括省級及以下的機構更多自主權,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統籌優化地方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構建從中央到地方運行順暢、充滿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體系,”才更有利于全面提升相關機構效能,更好地發揮貼近基層和群眾的管理服務優勢,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
其次,強調要實現機構編制法定化,不斷強化剛性約束。機構編制是對各機關單位的職能配置、機構設置、人員數量、領導職數及其運行程序進行限定、規范的一種管理制度。目前我國一些地方的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隨意性較大,不僅導致行政成本過高,而且使得用于改善民生的資金比例太低,引起人民群眾不滿。因此,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過程中,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推進機構編制法定化,依法管理各類組織機構。同時,要改革編制管理體制,統籌使用各類編制資源,強化機構編制管理的剛性約束,嚴肅查處機構編制違紀違法行為。
作者系中共廣東省委黨校行政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機構改革 黨和國家 國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