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加速罕見病研究步伐 多方協作破解診治難題

2018年03月03日 10:15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王坤朔)前段時間上映的《奇跡男孩》被稱為超暖催淚電影,主人公奧吉天生面部畸形殘缺,憑借善良堅強和家人的幫助支持,讓生活充滿了正能量的“奇跡”。人們在感動之余,也注意到了讓奧吉面部畸形的一種罕見病——特雷徹·柯林斯綜合征(Treacher-Collins),發病率約為1/50000。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在第10個國際罕見病日期間,新華網采訪了多位罕見病領域專家,在走進幾種罕見病的同時,了解有哪些最新研究策略正在給罕見病患者帶來新的救治希望。

1122477528_15199618102091n

(圖片來源:國際罕見病日官網)

罕見病受累人群不容小覷 缺醫少藥局面亟待突破

罕見病又稱“孤兒病”,雖有“罕見”之名,但由于病種繁多,罕見病患者群體并不小:全球范圍內有約7000種罕見病,受累人數估算逾3億,中國罕見病患者推算有數千萬之多。

“在目前所知的7000多種罕見病中,有約80%與遺傳基因有關。由于罕見病發病率低,導致社會認知不高,對其研究、診斷、治療都相對少,全世界的罕見病人都面臨缺醫少藥的局面。”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表示,有約一半的罕見病患者在兒童時期發病,同時,罕見病與遺傳高度相關,我們身邊不乏隱藏著罕見病基因攜帶者,特別在全面推行二孩政策的當下,罕見病的發病情況更為嚴峻。

由于對罕見病知之有限,也造成了確診困難,耽誤病情。“由于大眾不知道罕見病,甚至很多醫務人員也不了解,很難做出診斷。”張抒揚表示,罕見病常常表現為一系列癥狀,涉及到多個領域,除個別表現比較明顯的病種外,診斷非常復雜,需要多學科聯合。

即便確診了,大部分罕見病患者也面臨著無藥可醫的困境。張抒揚表示,在目前發現的7000種罕見病中,只有不到5%的罕見病有藥可醫,在中國能夠用到的藥就更少,由于研發成本高,藥價高昂,且僅有少數幾種在醫保報銷目錄中,很多患者家庭難以承受。“科學研究是應對罕見病的基礎,但罕見病不僅是一個醫學問題,更是患者家庭和社會問題,需要醫療機構、政府、企業、患者、新聞媒體等多方面的協作力量。”張抒揚說。

建立罕見病登記平臺 中國版罕見病目錄將發布

罕見病患者分散,受跟蹤隨訪不足、數據缺失等因素影響,罕見病研究存在很大挑戰。為解決這一難題,2016年底,北京協和醫院牽頭、聯合全國20余家大型醫院啟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罕見病臨床隊列研究”項目,建立了我國首個國家罕見病注冊登記系統,要求擬錄入不少于50種病種,50000例罕見病注冊登記,這也是國家“十三五”精準醫學研發的重大專項。同時建立罕見病多組學整合的臨床數據庫及多中心臨床生物樣本庫。

“這將有效整合大量臨床診療信息,有助于探索診斷和治療罕見病的精準手段,集中重點突破某一種疾病。”張抒揚說,這一研究平臺還將對臨床及科研人員展開培訓,推廣罕見病知識普及,讓更多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截至目前,注冊登記平臺共收集約8000份臨床資料和樣本,開展了67種罕見病注冊登記,有望在今年年內公布第一批中國版罕見病目錄。據了解,在目前收集到的樣本病例中,神經系統疾病和特發性肺動脈高壓是占比較為靠前的兩種疾病。

肢端肥大癥:醫生需加強識別能力 實現早診早治

在美國、歐洲等地區的罕見病目錄中,肢端肥大癥都被納入其中。在協和醫院的神經外科病房里,我們見到了肢端肥大癥的患者。“滿月臉、水牛背、大鼻頭”是他們最典型的特征,但病魔對他們的侵蝕絕不僅僅是外貌肢體的變化。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任直教授介紹,肢端肥大癥是一種起病隱匿的慢性進展性內分泌疾病,是垂體生長激素腺瘤的一種,引發生長激素的過度分泌,導致肌體各個系統發生變化。患者早期表現為手腳、鼻子變大,嘴唇增厚,下巴大顴骨高,感覺平時穿的鞋帽變小,由于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早期會被誤認為發胖,當出現典型的外貌變化時,垂體瘤往往已經長的很大。

王任直介紹,目前治療肢端肥大癥的首選方式是手術切除腫瘤,但大部分患者被確診時,很多身體機能已經嚴重下降,伴隨其他疾病,需要進行綜合治療。“最重要的是早期發現肢端肥大癥,任何腫瘤都是一樣的,早診早治的效果會更好。這就需要提高醫生們的意識,增強他們的識別能力。”據王任直介紹,人工智能在輔助診斷肢端肥大癥方面能起到很大作用,目前一套正在研發中的人臉識別系統,可以通過面部識別出肢端肥大癥患者,這是未來值得關注的一個方向。

腫瘤里的罕見病:胃腸間質瘤和神經內分泌瘤

隨著醫學的進步,曾經一些診斷困難的罕見病,逐漸揭開神秘面紗,胃腸道間質瘤便是其中之一。

“胃腸道間質瘤曾經誤診率、漏診率很高,近年來診斷準確率有了明顯提高。”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消化腫瘤內科主任沈琳教授表示,胃腸間質瘤發病率目前沒有權威的統計數據,總體估算占到胃腸道惡性腫瘤的1%—3%,發病率非常低,但有逐漸增高的趨勢。

除診斷準確率提高之外,胃腸間質瘤也是實體瘤中第一個有明確靶點的疾病。“因為對疾病認識較為清晰,通過手術結合靶向藥物治療后生存期明顯延長,生存狀況好于其他的實體瘤。治療效果的明顯,促進了人們對它的認識,進而促進了整個行業的發展。胃腸間質瘤的研究是醫藥協同發展而使病人受益的一個典范。”沈琳說。

除了胃腸間質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罕見病常引發消化系統腫瘤,這就是神經內分泌瘤。神經內分泌瘤發病率約為5/100000,可以發生在整個神經內分泌系統,其中消化道最為多見。

部分神經內分泌瘤會產生一些激素,如胰島素瘤會分泌大量的胰島素,表現為低血糖癥狀;胃泌素瘤會分泌大量的胃泌素,表現為腹痛、胃潰瘍等癥狀。這些癥狀會讓病人輾轉于各個科室,很難及時得到確診。沈琳表示,與胃腸間質瘤診斷較為清晰、靶點明確不同,神經內分泌腫瘤非常復雜,分型、治療方法、愈后情況千差萬別。

“目前來看,專業醫生對神經內分泌瘤的認識也有限。”沈琳略有些無奈地說,神經內分泌瘤發病復雜,治療手段有限,必須跨學科交流,只有進一步提高對神經內分泌瘤的認識和研究,才能為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帶來更多希望。

相關鏈接——

患有罕見病的患者該如何尋求幫助呢?

北京協和醫院是全國疑難危重罕見病診治指導中心,全院各個專科都有自己獨特的診斷罕見病的豐富經驗,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家族性限制性心肌病、遺傳性腎小管疾病等多種疾病。對于尚未確診的罕見病患者,協和醫院于每周三下午開設罕見病專科門診,患者可以通過電話或者微信公眾號(“罕見病家園”)預約。通過多學科協作以及基因檢測輔助診斷技術,幫助更多的未診斷疑難罕見病患者得到明確診斷。

編輯:趙彥

關鍵詞:罕見病 研究 破解診治難題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欧洲在线高清一区 |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在线播放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 最新国产清清在线视频 | 最新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