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加強新時代人民法院隊伍建設
——訪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徐家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政法隊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力量。如何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加強人民法院隊伍建設?本報記者專訪了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徐家新。
記者: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進入新時代,人民法院隊伍建設面臨哪些新要求?
徐家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進入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從法治建設角度看,在新時代要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進入新時代要解決新矛盾。法院隊伍要準確把握人民群眾多元化多層次司法需求,進一步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進一步改進司法作風、提高司法能力,推動司法供給側改革,提供更多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和司法產品,努力使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
進入新時代要實現新目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些目標都蘊含著對人民法院工作的更高要求。實現這些新目標,必須按照“五個過硬”總要求,進一步提高法院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全面推進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實現新發展。
記者:十九大明確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人民法院如何貫徹落實總要求,通過加強黨的建設帶動引領隊伍建設?
徐家新:十九大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為人民法院黨的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法院全體干警。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認真落實集中全員培訓,并作為干警培訓必修課長期堅持,切實做到學懂弄通、入心入腦、真信真用。
二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堅決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做到維護核心、絕對忠誠、聽黨指揮、勇于擔當,在人民法院工作中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決策部署,自覺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三要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優化法院基層黨組織設置,選好配強支部書記和支委班子,狠抓組織生活制度常態化落實,及時整頓軟弱渙散黨支部,增強法院黨支部直接教育、管理、監督黨員的政治功能。
四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選人用人要把政治標準擺在首位,突出把好政治關、廉潔關;組織開展好巡視、司法巡查工作,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加強干部監督管理;堅持零容忍懲治司法腐敗,奪取人民法院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以新黨章為根本遵循,健全完善黨建工作制度體系,提高人民法院依規管黨治黨水平。
記者:十九大對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提出明確要求。在人民法院隊伍建設方面,應該怎樣推進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徐家新:目前,司法改革“四梁八柱”主體框架已基本確立。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成為改革重點任務。
一要全面推進司法改革政策落地見效。健全司法改革常態化督察機制,加強對改革落實的督察問效,切實解決推進改革進展緩慢、落實政策走樣變形、配套措施跟進不及時等問題。
二要研究解決改革中遇到的新問題。要緊跟司法改革進程,及時完善相關配套政策,解決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推動司法改革向縱深發展。
三要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在法官員額管理、法官選任及退出機制、審判權運行監督、審判績效考核、法官職業保障、內設機構改革等方面,積極推進綜合配套改革,完善相關制度機制,保障司法責任制全面落實。
四要推進司法改革和現代科技深度融合。完善各類智能輔助辦案系統功能,拓展執法辦案中信息化應用深度和廣度,加快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記者:十九大強調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全面增強執政本領。根據新時代新使命的要求,如何提升法院隊伍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
徐家新:新時代新使命對法院隊伍素質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著力培育法官職業精神,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增強廣大干警對法治的信仰、對法律的忠誠、對審判事業的熱愛。深入開展向鄒碧華、黃志麗、方金剛等同志學習活動。
要全面提升法院隊伍履職能力。既要注重提高審判實務專業技能,更要適應新時代新目標新使命的要求,全面提升善于學習本領、運用法治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技應用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社會溝通本領、狠抓落實本領。
加強法院隊伍能力建設,要充分發揮教育培訓主渠道作用,按照司法改革要求推進教育培訓改革,優化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加大法官教學、案例教學、現場教學比重,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活動。加強審判業務專家梯次培養工作,落實民族地區雙語法官“千人計劃”,引領干警隊伍整體提升司法能力。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司法 新時代 人民法院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