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饒高琦:打造影視巨作,別忽視語言

2018年02月23日 15:20 | 作者:饒高琦 |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作者:饒高琦

狗年伊始,《捉妖記2》攜國民級萌寵胡巴席卷全國院線。人有人言,妖有妖語,延續第一部,片方繼續為胡巴和眾妖單獨設計和擴展了“妖語”。據介紹這種語言由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少數民族語言學家,綜合我國多種少數民族語言編制而成。

apic14740_sc115.com

為電影構造虛擬語言,在國內還很少見,但也絕非孤例。2012年的玄幻電影《畫皮2》中,導演烏爾善就邀請北京大學的有關專家根據古梵語為虛構的中亞古國天狼國編制了魔幻的天狼語,甚至還配套了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和巫術儀式。這是已知內地電影第一次聘請語言學家編制虛擬語言。

放眼國際,文藝作品中最著名的虛擬語言莫過于《指環王》系列作品中的精靈語。作者J. R. 托爾金本人就是古英語學家。他親自上陣為各色精靈構建了多種互有聯系的精靈語,形成了有祖語、有方言、有通用語的精靈語系。

常言道什么人說什么話。從一方面說是人物決定語種、口音和風格,另一方面語言也是塑造人物推動情節最直接的手段。語言即是最重要的道具,也是故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語言上的考究既體現劇組的專業精神,又把觀眾帶入更精彩的戲劇沖突中。

魔幻、科幻作品構建架空歷史、塑造奇幻人物自然需要與觀眾“相間隔”的虛擬語言。現實主義作品則更需要與人物、歷史相吻合的語言設置。曾幾何時歷史影片中的各種人物都講起了普通話,這實在讓并不久遠的歷史失了不少真實和韻味。而各類抗戰影片中,下至列兵上至天皇的日語更是如災難一般。以至于抗戰劇井噴時,索性都用日本腔的漢語代替了。個人以為地方普通話可以充當還原歷史和普世觀眾的折中。而抗戰劇里的“日語”則實在是因為劇組缺乏投入,缺乏專業精神。

講究語言當然不是搞“語言正確”。不是說推普之前的人物都要講方言,古裝劇都要念文言,甚至要用中古音去配音,而是要為劇情的發展,為沖突的合理性繃起語言這根弦。一邊是還原歷史、構建沖突的“間隔”與“陌生感”,另一邊是要保持觀眾與局中人一體化的“共鳴”。這兩邊的平衡是戲劇理論的探索目標,也同樣適用于對角色語言的設計。

歸根結底,語言是客觀世界最容易被忽視卻也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電影、戲劇都是畫面與聲音相結合的藝術,更是“創造”一個小世界的藝術。如空氣一般的語言即是講故事的手段,又是故事本身。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語言 胡巴 捉妖記 電影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另类在线一区 |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 中文字幕日本视频高清一区 | 中文亚洲欧美日韩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