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點點手指,幸福的年味在指尖流淌
新華社杭州2月20日電 題:點點手指,幸福的年味在指尖流淌
新華社記者許舜達
搶搶群里的紅包,在微博參與春節話題,刷刷朋友圈里的祝福,還有過年期間“不打烊”的各種美食……點點手指,在巴掌大的手機屏幕里,在飛轉的手指尖上,傳統農歷新年的幸福在指尖流淌,點出別樣的年味。
點一點 祝福指尖飛揚
“集到敬業福了沒?”“剛才那個紅包你搶到多少?”除夕夜和家人看著春晚的同時,“50”后鄭國良也像年輕人一樣,加入到手機搶紅包的隊伍。
長輩們抱怨子女只顧著玩手機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一轉眼,許多家庭都有了新的過年方式:全家都在用手機相互拍照片、給朋友送祝福、一起搶紅包,和睦幸福的氛圍全在指尖流淌。
微信上都組成了或大或小的群,祝福語伴隨著紅包一起狂飛,手指一通亂點。這搶紅包也是“技術活”,一個群或幾十或百號人,一發就只有幾個、十幾個數量隨意、金額不等的紅包,這時就到了考驗“手速”,還有網絡信號的時候。
在紅包打開那一刻,內心的小竊喜也滿滿的,再瀏覽一下領取人數,看看那憑手氣搶來的不等金額,哪個是最小面值,哪個是“手氣王”,內心的小滿足就得到撫慰。
大年初一的數據顯示,除夕當天6.88億人通過微信紅包傳遞了新年祝福,超過1億戶家庭參與了春晚與淘寶合作的跨屏互動開紅包。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表示,如今發紅包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新年俗。
在手機上把制作精美的祝福圖片、把親人朋友錄制的祝福視頻點點發送,就能讓一個微信群,成就天南海北人的除夕相聚之夜。
一些遠方的親友定居在外地的城市,只要打開手機上的視頻聊天,就可以“同步直播”兩地的除夕之夜。即使相隔千里之外,也可以看看彼此的年夜飯是否豐盛,看看年邁的外公外婆是否依然健朗,看看可愛的外孫孫女又長高了多少。一個小小的屏幕里,“擠滿了”團圓的歡聲笑語。
點一點 美食直接回家
皮蛋豆腐、松鼠桂魚、珍珠丸子、糖醋排骨、糯米蓮藕……這是大年初四在醫院值班的楊越點點手指“變出”的一桌美食:“沒有時間張羅晚飯,我就用手機上的美團外賣提前訂了餐,今年我們家連年夜飯都是手機上訂的外賣!”
隨著外賣成為人們日常用餐方式“第三種常態”,春節期間用戶依然有旺盛的網絡訂餐需求。據了解,春節期間全國仍有數十萬餐飲商家保持在線經營,很多外賣平臺上的優質品牌餐飲商戶還推出了年夜飯套餐預訂活動。
“過去每年準備年夜飯都跟‘打仗’一樣,買菜、洗菜、燒菜要整整準備一天,今年用了外賣以后輕松不少。”楊越表示。
美團外賣數據顯示,美團外賣年夜飯訂單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是西安、北京、昆明;種類上快餐、地方菜、火鍋是年夜飯最受歡迎的菜品。除了網購年夜飯、半成品外,還有一些人使用手機訂餐軟件請廚師到家做飯。
除了外賣的美食,不少電商平臺也推出了生鮮蔬果、堅果蜜餞、各地特產等等,并在春節期間提供不休假的送貨服務。甚至連冷凍水產、新鮮家禽肉類都可以在24小時內送貨到家。
春節期間,足不出戶,和家人一起在手機上選擇喜歡的菜品、燒烤、零食、甜點,正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春節符號。
點一點 通宵搶票成往事
春節回家團圓,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種固定習俗。在過去很多年,為搶到一張回家的車票,許多人通宵排隊,在冬天往往被擠得焦頭爛額、大汗淋淋。但隨著手機訂票的普及,讓這條回家的路,變得不再那么艱辛。
“初八返程的票,年前我就已經在手機上買好了!”在北京工作的全定旺高興地說,“現在用拇指就能輕松搞定,回家、返程都不再是問題。”
因為工作在北京,每年春節的回鄉路對老家在溫州的全定旺來說都像是一場“戰爭”。全定旺回憶,上大學的時候買票要靠打電話去搶,要去售票點排長隊。那時,他還見過很多返鄉的工人帶著帳篷、被褥去火車站徹夜排隊。
然而今天,手機上方便的查詢和訂票功能,讓大家都能夠提前規劃和安排自己的行程,通宵搶票已經成為過去時。
大年初四,長假過半,返程的客流逐漸增加。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數據,2月19日返程客流將迅速升溫,預計當日發送旅客將達到950萬人次。
年的味道停留在一部手機里,而手機里則是一片繁華景象,一片熱鬧喧嘩。移動互聯的時代,從小小的手機屏幕里就能“解鎖”各種年味,年味并不是變淡了,而是在互聯網的催生下,出現了不少新年俗,演變成了指尖上的年味。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手機 指尖 手指 年味 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