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著力破解醫院固化和醫生固化
——訪北京醫院醫學博士古升
“老百姓看病難”主要是“老百姓到大醫院看病難”
這段時間,北京醫院醫學博士古升一直通過電視和手機關注地方兩會,在談到醫療改革的話題時他認為:“看病難準確地說,應該是老百姓到大醫院看病難,掛大醫院大專家的號難。”
古升在讀醫學博士期間,曾深入研究過很多國家有關“醫療體系”這個課題,在調研中他發現,北京的各大醫院之所以人滿為患,主要原因是全國各地的患者都想到北京最好的醫院找最好的醫生診治。而地方醫院和二級醫院大多都空著,醫生也都很閑,尤其是到了下午幾乎沒有患者,究其原因,主要是老百姓篤信大醫院,覺得大醫院的醫生水平高。也就出現了基層醫院的醫生都閑著無事,三甲類大醫院醫生各個累得要命,一天要看上百個患者,甚至有的患者要提前幾個月預約掛號才能看上病。因此,“解決老百姓看病難”應定義為“解決老百姓看大醫院難,掛大醫院醫生的號難”。
醫院分級制度、醫生職稱評定制度
影響了醫療改革的進程
縱觀我國的“醫療改革”史,從國家政策調整,到地方模式探索,各方智慧云集,可似乎一個問題解決了,另一個無法預見的問題又出現了。古升認為,“這其中的根本癥結是醫院的分級制度及醫生的職稱評定制度造成的。建議打破醫院分級制度。醫院是服務機構,將醫院分成三六九等,勢必會造成患者的挑選心理,患者都云集到大醫院,看病難的矛盾就不好解決。”
“醫生的職稱評定制度把醫生分成了三六九等,限制了醫生的流動,也影響了醫學的發展進程。”古升說,其實,無論是三甲醫院還是地方醫院,在招收醫學生時基本都是正規醫學院畢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起點都是一樣的,只是被分配到了不同的醫院,影響了醫生的職業生涯,因為大醫院好晉職稱、病人多、業務提升快、機會多,醫生不愿意離開。醫生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應對職稱評比,也沒有心思和時間搞科研,且大、中、小型醫院的職稱名額比例不同,加劇了醫生的固化現象,“應取消醫生職稱評定制度,改為醫生學位制,學位制是醫生通過國家的正規考試入學取得由教育部統一頒發的證書,相較于職稱評定更公平,更能體現醫生的真實執業水平,學位制的施行使得醫生不再固化,醫生就流動起來了,患者就分散了。醫院的分級制度和醫生職稱評定制度不取消,多點執業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因為,醫生也不愿意去基層醫院執業。”
“分級診療”先要做到“診、檢、療、藥”分開
“醫院固化和醫生固化這兩個問題解決了,患者看大醫院的固化思維也會漸漸改變,病人就會分散。”那么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如何運作?古升認為,公立醫院保障公費醫療和基本醫療,私立醫院提供深度治療,理想的醫療體系應是診、檢、療、藥分開。“診”是國家制定診所審批制度,醫生可以申請開診所,但是只掙診療費。根據區域、人口來配備診所。“檢”是國家設立專門的檢查中心,和醫生的診斷系統相聯,患者檢查后,醫生馬上就會看到檢測數據;“療”是手術或深度治療的中心,可以國家投資,也可以私人投資;“藥”是采取藥劑師制度,醫生開藥只有建議權,沒有用藥決定權,藥店的藥劑師對患者用藥處方進行二次審核,并告知忌諱事項、服藥劑量等,既可實現醫藥分開,又可杜絕藥品的浪費。
古升認為,根據區域人口劃分、配備診所、藥店及檢查中心和治療中心的數量,同時,建立真正的全國醫療大數據中心,將全國各地的診所、藥店、檢查中心、治療中心的數據適時上傳,醫生在大數據平臺上即可為患者會診,基層患者通過大數據平臺即時享受全國頂級專家會診,地方醫院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醫療技術的提升,更可以為國家政策制定和調整提供參考依據。
編輯:趙彥
關鍵詞:分級診療 醫療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