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鄉村振興,健康工作要高站位
2月4日,國務院網站公布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被稱為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文件明確了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提出“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麗鄉村新風貌”,將人的健康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一環。新時代需要新的偉業,衛生技術工作該如何緊跟中央的步伐,找準站位,精準發力?
投資健康就是投資發展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38271萬。其中,農民仍然是中國當代最大的社會群體。
“離開了人的因素,農業無從發展,農村無從建設。”武漢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表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健康的人,更需要激活農村發展動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健康與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人力資源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從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來看,良好的公眾健康是整個社會經濟長遠發展的關鍵性投入。投資于健康,就是投資于生產力、投資于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鄉村地區居民盡管收入明顯增長、生活水平提升,但與城市落差明顯。特別是在健康領域,基本公共醫療資源和醫療服務在城鄉之間分布高度不均衡。”毛宗福表示,該文件的出臺表明廣大鄉村地區今后將成為我國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戰場。在解決吃飽穿暖問題的基礎上,身體好、心情好、環境好將是進一步改革的方向,也是新一輪建設的重點。各項政策紅利逐漸顯現,也對與健康有關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迫切需要樹立大健康的理念,從健康生產、健康環境、食品安全等方面入手,全面挖掘鄉村振興的內核。
該文件提出,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細的工作,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等。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苗艷青說,這些細化的要求是對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也是中央出臺的重大改革組合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將產生巨大而深遠的政策效應。“學習好、領會好、落實好這些要求,既要站在當前改革成果基礎上,也要充分梳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精準施力,讓鄉村振興有健康的保障。”
始終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
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從而振興鄉村,不僅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推進,更要始終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
中國農村衛生協會會長朱寶鐸表示,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我國逐漸將人力、物力和財力的重點放到了農村,農村醫療衛生工作出現飛躍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時代,既往的經驗可以借鑒,針對農村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較為滯后的狀態,要切實加大對鄉村地區的醫療衛生資源投入。(下轉第2版)(上接第1版)
“鄉鎮衛生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沿陣地,深切感受到農村對健康服務的迫切需求。”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沙圪堵鎮納林衛生院院長史永明說,要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就一定要重視醫療衛生工作提供的最基礎保障作用,讓各種維護健康、促進健康的手段和資源內化為制度、外化為行動,與農民的距離越來越近。
朱寶鐸表示,農村衛生工作已經到了新的發展時期,農村地區的醫療服務設施、設備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居民就醫的便利性增加。然而,基層醫療人才短缺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轉,需要多部門共同施策、同步推進。
“鄉村振興,簡單理解就是讓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一樣平等享有社會發展的成果。”苗艷青表示,追求更高的生命質量和更有尊嚴的美好生活,是新時代農村居民的訴求,也是農村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反映。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鞏固城鄉居民醫保全國異地就醫聯網直接結算等工作讓保障彰顯了全民的意義,今后還須進一步深化這些醫改舉措,讓城鄉公平建立在穩固的制度載體上。
一項工作也不能落下
多位從事基層衛生工作的人員表示,整體而言,當前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出現了慢性病發病率提升的難題,仍有相當數量的貧困人口生活在鄉村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以及殘疾人的關愛體系也需要加緊完善。解決這些痛點、熱點、難點,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答題。
國務院扶貧辦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貧困人口已經減少到3000萬人左右,在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貧困群眾比例大。黨的十九大代表、山西省大寧縣徐家鄉樂堂村村醫賀星龍認為,除窮根需要先除“病根”,要實現健康扶貧與鄉村振興的精準對接。此次文件相當大的篇幅體現了扶弱的決心,路徑明確,就要大步往前走。
走向健康鄉村,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慢性病綜合防控,精神衛生、職業病和重大傳染病防治,水土資源污染防治等工作,一項都不能懈怠,一項也不能落下。苗艷青認為,健康鄉村與美麗鄉村互為表里、相互依存,看得見的風景實際影響著人們的內在精神面貌和身體健康情況。“近年來,‘廁所革命’持續發力,正向最偏遠、最貧困的角落挺進。今后‘廁所革命’仍需與各類創建相結合,與衛生鄉村、衛生戶、生態村、環境優美鄉鎮、健康鄉鎮等活動結合,帶動農村環境衛生的整體改善,從而實現改廁、健康教育、環境治理三位一體。”
朱寶鐸說,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既要重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對農村居民健康素養提升、勞動安全保護的關注要舍得投入,也要有具體的舉措和辦法。農業、衛生計生、藥監等部門要出臺“聯合戰術行動”。“鄉村和城市的發展不是此消彼長的關系,振興鄉村,最終也能反哺城市。”
編輯:趙彥
關鍵詞:楊村振興 健康工作 投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