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保險系”養老院,難進嗎?
投資養老,保險業為何興致高?
國家給政策、行業有動力,“保險系”養老院加速擴張
劉葆鍇老人再有3個月就滿80歲了。2015年6月,他和老伴賣掉自家房子,成為泰康保險集團投資建設的專業養老機構泰康之家·燕園的第一批住戶。
燕園的軟硬件比一般養老機構好很多。園區分為獨立生活區、專業區以及失憶老人區,有多個戶型,居民可把平時用慣了的家具家什搬來,獨門獨戶營造自己的小空間。公共活動區整潔寬敞,室外是花園綠地,室內有泳池、圖書館、電子高爾夫室、小影院以及多間教室。在一樓大廳,還有一間近300平方米的挑高陽光房,冬暖夏涼,綠植蔥郁。陰雨天,老人們就去那里鍛煉、上網、聊天、喝茶。
社區派專人打掃房間,一日三餐飯菜挺可口。不做家務,老人們也不閑著。“書法、繪畫、養生、聲樂,都請名師授課,還組織外出參觀。”劉葆鍇的老伴孟阿姨說。
最讓老兩口滿意的是醫療條件。每兩層樓就派一名專職大夫,每周定期巡診。社區里到處是24小時響應的按鈴,突發急癥有醫生處置,有對口醫院綠色通道接診。“社區里也有醫院,頭疼腦熱能就近把病看了。以前住在家里,去最近的醫院路程也得半小時,去了還要排大隊。”孟阿姨說,去年10月份,劉葆鍇身體不適,找到社區醫生,服用急救藥物后馬上轉送到附近大醫院。“是腦梗!幸虧發現得早,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泰康人壽是國內最早投資養老機構的保險公司之一。目前已在北京、三亞等11個核心城市投資建設大規模的醫養社區。“康復、保健和急救系統比較完善,僅2017年燕園社區康復醫院就實施了上百次危急搶救,絕大部分都很成功。”泰康之家首席執行官劉挺軍說。
保險公司對投資醫療領域也興致頗高。如陽光人壽投資建設陽光融和醫院、中國人壽收購南陽南石醫院,等等。陽光保險集團董事長張維功表示,未來10年,陽光集團在健康醫療產業將投資千億元資金。
中國平安借助互聯網,搭建“平安好醫生”移動醫療平臺,提供家庭醫生、消費型醫療等服務。截至2017年底,平安好醫生人工智能輔助自有醫療團隊的醫療人員888名,日均在線咨詢量37萬次。
隨著我國邁入老齡化社會,各路資本紛紛逐鹿養老健康市場。保險資金周期長、規模大、穩定性強,與養老健康產業有天然契合點。一直以來,保險業投資養老健康產業的意愿都比較強烈。
另一方面,國家連續出臺各項涉及養老健康服務業的政策,更是推動險資在相關領域大手筆投入的關鍵。
2015年10月,國家發改委、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保險業支持重大工程建設有關事項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和保險業風險保障的獨特優勢,支持包括養老、醫療、健康在內的民生工程和重大工程建設。
2017年5月發布的《中國保監會關于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提出“支持保險資金參與醫療、養老和健康產業投資,支持保險資金以投資新建、參股、并購等方式興辦養老社區,增加社會養老資源供給,促進保險業和養老產業共同發展。”
“目前保險業已經成為投資養老、健康產業的重要力量。”保監會人身險監管部主任袁序成介紹,截至2017年末,國內共有8家保險機構在國內18個省區投資30個養老社區項目,占地面積1150萬平方米,實際投資金額299億元,設計床位數43435個。多個養老社區項目已進入運營階段。
除了直接投資興建養老社區,不少機構還以股權基金、收購等方式涉足養老產業。
優質服務供給缺口怎么補?
“草根”養老市場前景廣闊,亟待保險資金服務“下沉”
入住泰康燕園前,劉葆鍇一家先交了90萬元的押金。“算下來我倆每個月伙食費、房租、服務費要1.2萬元。這個價格是2015年合同上約定的,按約3年一個周期,還會調價。我私下里打聽了,下一個租期要上調3%,這個價格我們還能接受。”
不過對工薪階層來說,燕園的養老“門檻”仍然太高。
“我翻過泰康燕園的資料,確實讓人動心。可先交100來萬元的押金不說,我們老兩口每月的退休金加起來都不夠伙食費和房租,住不起啊。”北京通州的海爽今年68歲,他考慮過機構養老,考察住家附近的公辦養老院,不是一床難求,就是環境服務差,都不稱心。
“保險系的高檔養老社區,只是滿足了很小一部分家庭的需要。”南開大學保險系教授朱銘來指出,相對于廣闊市場需求,優質養老服務供給還遠遠不足。
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表示,接下來將創新產品,開發一批小戶型養老社區,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高品質的養老生活。
2017年10月,合眾人壽在武漢的國內首個CCRC社區(持續健康退休社區)開業,融居家、社區和機構三種養老方式于一體,最低每月1500元就能入住。
君康人壽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今年將通過資本運作收購專業養老服務機構,在全國開展連鎖經營。“中國老人還是更喜歡居家養老,我們想為普通居民提供標準化的養老和醫療保健上門服務。”
袁序成認為,保險業積極參與養老醫療產業發展,能形成社會、企業、居民的多贏格局。“由保險資金投資的養老社區具有以下特點:一是長期持有和運營,不追求快速銷售和資金回籠;二是全部采用適老化設計,針對老年人提供服務,滿足老年人多元化養老需求;三是由專業養老服務供應商提供醫療、護理、康復、休閑娛樂等服務。”他認為,這種慢工出細活的做法,能打造出一批較好品質的養老機構。
“保險公司投資養老產業,從保險機構來看,這是自身產業鏈的延伸,可以擴大品牌影響力,使其從事后經濟補償轉變為事前管理,擺脫單純依靠利差盈利模式;從養老產業來看,豐富了養老供給的主體,促進保險業和養老產業融合發展;從宏觀政策來看,可以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分擔政府壓力。”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徐曉華說,保險公司應該逐步打通養老、健康、護理等與主業相關產業的鏈條,建立大保險生態圈,更好地實現“保險姓保”。
商業養老發展能否更有力?
彌補人才短板,配套政策要到位,強化跨行業、跨領域合作
不過,“保險系”養老、醫療機構,也面臨一些依靠自身無法解決的難題。
——人才短板。
“全科醫生、專業護理人才短缺是目前醫養社區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劉挺軍說,我國有全科醫生20.9萬人,占整個醫生隊伍總數的6.6%,而歐美等發達國家這個比例為30%—40%。國內現有養老護理人員不到30萬人,按國際照護比,養老護理人員缺口1000多萬人。“全科醫生和專業護理人員的培養和培訓力度不足、教學體系不夠完備,以及養老從業人員文化程度低、工作強度大、整體收入少等問題,都是橫在養老產業面前的難題。這些問題不解決,醫養社區服務質量會跟不上擴張節奏。”
——配套政策不到位。
按規定,保險養老社區的養老服務收入可以減免稅費,但租金收入無法享受稅收優惠,而且保險養老社區還需要繳納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相關稅費。此外,部分地方政府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床位補貼及運營補貼等,由于保險機構投資的商業養老社區無法享受上述配套政策,與新建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相比,成本差異很大。
“根據現行民政部規定,養老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等能源價格按照居民生活類執行,但向相關部門申請及具體操作落實仍存在困難。同時,養老社區開發建設審批流程較長,也缺少便捷審批的舉措。”朱銘來說。
——跨行業的政策銜接、標準統一問題。
保險資金開展養老、健康產業投資,涉及專業人員培訓、醫療服務配套、醫保定點支持、行業標準指導等事項,目前各部門之間還缺少協調聯動。
“比如,很多養老社區醫院的醫療費用還不能醫保報銷。再如,保險公司開發產品時需要養老院、醫院等外部機構提供數據支持,是否允許雙方精算、財務合作,涉及現有各部門監管規則的調整。”朱銘來認為,支持保險業投資養老醫療產業,相關制度改革和創新還要提速。
袁序成表示,保監會將進一步研究支持保險資金投資養老、健康服務業的具體政策,支持保險機構根據主業發展規劃和投資規模,制定適合自身特點的養老、健康服務業投資模式;支持保險機構加強與專業醫療機構和養老運營商合作,通過股權方式,共同發起設立養老服務企業和健康管理機構,構建以養老社區為依托的養老、醫療、康復、臨終關懷等服務相銜接的新型服務模式,不斷探索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商業養老產業投資模式、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
編輯:趙彥
關鍵詞:保險系 養老院 泰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