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發展高質量 工業“挑大梁”
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改變自2010年以來增速單向放緩的運行態勢;全年利潤同比增長21%,為2013年以來最好增長水平……1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2017年中國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2017年,工業運行好于預期,質量效益同步改善,工業經濟站上高質量發展新起點。
工業經濟超預期
“好于預期,全面完成年初確定的目標。”發布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這樣評價2017年中國工業經濟的發展。全年來看,工業經濟許多指標明顯向好。
首先是工業生產有所加快。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改變了工業增加值增速自2010年以來單向放緩的運行態勢。2017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77%,為5年來最好水平。
其次是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別同比下降約4.3%和6%。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1%,為2013年以來最好增長水平。
市場信心也不斷增強。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增長6.3%,結束了自2012年以來持續5年下降的態勢。全年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始終保持在51%以上的景氣區間,新訂單指數保持較好水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增長10.7%。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向本報記者分析指出,2017年工業經濟的超預期表現主要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經過近兩年的去產能、去庫存等舉措,工業企業逐漸剝離不良資產和低效率部門,并加速實現工業轉型,企業的經營效益明顯好轉。另一方面,受全球需求擴張影響,價格的回升也帶動工業企業,尤其是原材料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
供給側改革顯成效
2017年,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
鋼鐵和煤炭行業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領域。2017年,5000萬噸鋼鐵去產能的目標超額完成,累計化解鋼鐵過剩產能1.15億噸以上,1.4億噸“地條鋼”全面出清。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指出,“地條鋼”的全面出清不僅對我國鋼鐵行業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對全球鋼鐵市場回暖、價格回升產生了重要作用。“換個角度說,中國強力推動的鋼鐵行業去產能,不僅推動了國內行業工業的優化升級,同時也對國際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使國際鋼鐵企業廣泛受益。”他說。
2017年,鋼鐵、有色、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78.9%、27.5%、94.4%和81.3%。
此外,杠桿率有所下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5%,比上年降低0.6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0.4%,比上年降低0.9個百分點。
企業成本繼續降低。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92元,比上年減少0.25元;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費用為7.77元,比上年減少0.2元。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認為,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去產能、降成本等政策措施有效落實,新動能加快成長,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企業生產經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高質量發展正踐行
不過,工信部也指出,工業通信業發展中面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尚未解決。如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增長動力仍然不足、低端過剩與高端供給不足并存、企業綜合成本較高等。
相應措施正在加快推進。以技術改造來說,2017年工信部“導向計劃”遴選644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近4000億元,技改投資占全部工業投資比重達到45.5%。
根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的結果,我國工業增加值總量達到28萬億元人民幣,占GDP的比重達到33.9%,比上年同期提高0.54個百分點。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工業經濟無疑應該挑起“大梁”。
劉向東認為,工業經濟對國民經濟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在高質量發展上,工業經濟也應該加快實現轉變。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要繼續推行“三去一降一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讓企業主動決策。而企業也應該深耕主營業務,加大創新和技術投入,實現更多高質量的供給,從單純“做大蛋糕”到提升競爭力。
苗圩表示,2018年將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不斷加快新舊動能的轉換,切實提高工業供給體系質量,全力鞏固工業經濟向好勢頭。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工業 發展 高質量 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