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一對70后夫婦的愁事兒
——呼吁盡快放寬收養條件
筆者有一對70后夫婦朋友,丈夫今年44歲,妻子43歲,二人在北京打拼近20年,事業有成,就是要孩子比較晚,兒子今年才3歲。如今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了,夫妻倆覺得兒子一個人太孤單了,想再要一個孩子。可是妻子年齡太大,很難受孕了,加之醫生告訴他們即使幸運懷孕,孩子發生先天畸形和產婦難產的風險都比年輕女性高得多。夫妻倆想收養一個孩子,可一咨詢才知道,目前的收養法不允許有子女的夫婦收養孩子。他們為此感到失望。
年輕時經濟條件、政策不允許生二孩,現在經濟條件好了、政策允許了,又失去了生育二孩的最佳時機;想收養孩子,卻又面臨現行法律的限制。據筆者了解,有上述愁事兒的夫婦不在少數。這里有必要談談現行的收養法。
長期實踐證實,收養制度作為家庭關系產生的一種方式,在我國的社會發展進程和現實生活中越來越發揮出積極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政策的變化,現行收養法在具體實踐中也逐漸產生一些新的問題:由于現行收養法對收養條件限制較多,一些具有收養能力、收養意愿,愿意盡到社會責任的個人與家庭無法實現收養,而社會現實中不少孤兒和棄嬰也無法被合適的家庭收養。在這種環境下,適度的放寬收養條件是必要的,這樣可以讓更多孩子感受家的溫暖,有利于社會和諧。
收養條件過于嚴苛與國情已不相適應
我國現行收養法于1992年4月1日實施。1998年修改該法時,基于社會變遷,將收養人的年齡從35歲放寬為30歲。20年過去了,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現行收養法規定的收養條件過于嚴格了。主要表現在:
其一是對收養人年齡、有無子女、收養孩子數量嚴格限定。從收養人的條件來看,我國收養法要求收養人必須年滿30周歲及無子女,并且一般只能收養一名子女,除非被收養人是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此時可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收養一名的限制。這也就意味著,在有子女的情況下,收養人不可以收養與其無任何親屬關系的生父母無力撫養的兒童。
當初法律這樣規定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一是中國傳統觀念為三十而立,人們一般認為收養人在30周歲時心理才完全成熟,才擁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二是收養人如果有子女的話,難免會對養子女區別對待。三是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立法時國家政策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如果毫無限制地允許已有子女者收養孩子,會與當時的計劃生育政策相矛盾。上述考慮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與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與我國現在的國情已不相適應了,還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如一些人轉向私下收養。
從筆者調查的情況來看,過于嚴苛的收養條件還會帶來副作用。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許多高齡產婦家庭有要二孩的意愿,但由于不能生育或擔心生育風險,無法擁有自己的親生子女。這時有的家庭想收養一個孩子卻無法實現時,可能會通過代孕來滿足自己的愿望,而代孕會產生很多社會倫理問題。
此外,一些家庭因為收養門檻過高,不能收養孩子,還可能鋌而走險違法犯罪,這是販賣兒童行為屢禁不止的一個原因。筆者認為,在用嚴刑峻法去威懾這些逐利者的同時,也應著力緩解買方市場需求,放寬收養條件,這是一種治本之策。
其二是被收養人年齡限定過嚴。在被收養人方面,現行收養法規定: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才能被收養。但大多數14周歲至18周歲的未成年人,還處于接受學校教育的階段,身體尚在發育期,經濟上也無法自食其力,并且多數孩子不具有獨立生活能力。特別是在意外事故發生時,處于該年齡段的未成年人可能因此成為孤兒,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懷和幫助。
汶川大地震中就不乏此例。通過收養完全能給這些未成年人提供家庭的溫暖,在物質和精神上給予其更好的照顧,為其成長創造比福利院要好的環境。
其三是對撫養機構也有嚴格區分。現行收養法中,嚴格區分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與非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并規定收養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可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只能收養一名孩子的限制。可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在現實生活中,更多存在的是非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只是少數。比如在重慶,所有的收養關系中,事實收養的人數占被收養人數的73.40%,福利機構撫養人數占9.22%,其他收養人數占17.38%。從數據來看,區分撫養機構的性質在當今社會現實中已無實際意義。
與時俱進,讓收養法為兒童成長保駕護航
就收養制度的本質而言,是為了給孤兒和棄嬰提供家庭的溫暖,充分發揮家庭的功能,維護被收養兒童的最大利益,同時還能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因此,筆者認為,應與時俱進,對現行收養法進行修訂,建議:
一是放寬收養人條件限制。筆者認為,年齡并不是衡量人們是否具有撫養教育能力的唯一標準,未滿30周歲的人同樣可能完全具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我國婚姻法規定,男22周歲女20周歲即可結婚,結婚即可生孩子,而對于收養年齡的限制則明顯高于結婚年齡,也高于大多數國家對收養年齡的規定,可考慮與男女法定結婚年齡一致。在要求收養人無子女方面,一方面基于收養人有親生子女從而不會善待收養子女的判斷本身沒有足夠論據支撐,而且這完全可以通過加強事后監督、完善相關規定及追究法律責任來解決。即便收養人有子女,如果其具有撫養教育能力,其所能提供的成長環境也遠勝于社會福利機構,能夠給予被收養人家庭的呵護。在收養數量上,只要收養人具備能力,也應適當放寬。
二是放寬被收養人年齡。考慮到18歲以內孩子心智發育還不成熟,且隨著受教育年限延長,他們基本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可將被收養人年齡放寬至18周歲以內的所有未成年人。
三是不要再對撫養機構進行區分。社會福利機構提供的撫養服務有限,而其他非社會福利撫養機構又是客觀存在的,應不再區分。只要是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都可按照規定被收養,且不受有無子女和撫養數量的限制。
(作者分別系中國政法大學衛生法學院研究生、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教授)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收養 收養人 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