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求職路上的“套路貸”:應聘不成 求職者莫名背負貸款
每年這個時候,都是大學生的求職旺季。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不少大學生選擇了海投戰術,在網絡上頻繁投遞自己的簡歷。可是您知道嗎?在電腦另一端 等待他們的,很可能并不是用人單位的垂青,而是精心設計的圈套。近日,多名求職大學生向記者反映,一場面試后,他們工作沒找到,反而給招聘公司倒交了不少 錢。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幾個月前,求職者小李在求職網站上,看到一家科技公司的招聘信息,優厚的待遇讓小李有些心動,結果面試之后,不僅沒有得到想要的工作,還向這家公司交了將近兩萬塊錢。
記者:他們為什么收你錢啊?
求職者 小李:就說因為沒有什么工作經驗,要進行一個崗前的培訓,但是這個崗前培訓是需要有學費的。
對不熟悉業務的新員工進行必要的培訓,是個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可卻很少有還要收學費的。為了體現公司的正規,這家公司還拿出了一份合同,要求小李簽署。
這就是公司要求簽署的合同,是一份“崗前孵化”協議,其中寫明,公司“對大學生及優秀社會人員組織技能培養”,提供“系統的網絡課程”,培訓學費18800元。
記者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在這份協議中,求職者簽名的身份并不是員工,而變成了學員,這家公司的身份也從用人單位變成了培訓機構。也就是說,求職者和這家公司簽訂的只是一個培訓合同,并不是雇傭關系合同。
交了高額的所謂崗前培訓費,結果培訓完成了,公司卻不要他們。于是小李再次找到了這家公司。沒想到,這個時候,公司的工作人員閉口不談招聘工作的事,只是反復告訴她,想要回培訓費,沒門。
包就業高薪酬?求職陷阱套路深
用人單位,一下子變身成了“培訓機構”,“崗前培訓”變成了“收費課程”。短時間內上演了如此反轉,那么這家所謂的科技公司,究竟在從事怎樣的業務?又是什么樣的誘惑讓求職者紛紛參加了培訓呢?
一位求職者告訴記者,面試時這家公司聲稱,能在培訓后包他們找到工作:要么直接來這家公司,要么被送進其他公司。還愿意把“保證就業”、“月薪不低于8000元”寫進合同里。找工作心切的他們,就簽了合同。為了了解更多情況,記者決定跟隨一位求職者再次前往這家公司。
對于公司用招聘信息招攬學員,來搞培訓,這位工作人員并不否認。但是他們并不認為這有什么問題,原因是公司的確能幫求職者解決就業難題,眼前的這些求職者找不到工作只是極個別的情況。
求職者小李:就這樣問你們吧,通過你們公司你給多少學生解決了就業呢?
工作人員:我知道的,目前趙森、蘇某……
事實真的如此嗎?記者聯系到這位工作人員所說的找到了工作的“趙森”。
記者:你的工作是他們幫你找的嗎?
趙森:我可以說他們這個是一派胡言,根本就沒有替我們找任何工作。全是我們自己去網上投簡歷。尋求幫助他們就一句話,我們已經給你推薦了,你等著就行,無限期地拖著。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求職路上 “套路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