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攻堅,向著美麗中國新高度

2018年01月12日 09:03 | 作者:顏珂、馬晨、范昊天、郝迎燦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改革加速度

筑牢污染“隔離”制度屏障

陽光灑在貴州省息烽縣小寨壩大鷹田的堆場上。新近覆上的土層中,一株株青草已破土而出。

“又變綠了。”貴州省環保廳政策法規處副調研員尹健頗為興奮,“來年開春,這兒沒準就成了一片草場。”

2016年9月,尹健到訪烏江支流旁的大鷹田堆場,場面觸目驚心。廢棄磷石膏占滿堆場,有兩三個足球場大。

禍源來自多年前一家企業的非法傾倒。政府立案調查處理,能用的辦法也只是對企業行政處罰。轉機因一項改革而生。2016年11月,貴州試點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旨在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貴州省環保廳受省政府委托,作為賠償權利人與涉事企業磋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隨后,全國首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司法確認書由貴州清鎮市人民法院開出,涉事企業共需承擔生態修復等費用907.62萬元。

廢渣被轉運,堆場重新覆土并栽種植被,大鷹田由此重現生機。“沒有改革帶來的‘新武器’,哪能啃下這樣的‘硬骨頭’?”尹健說。

尹健提到的這項“新武器”,如今已在全國范圍鋪開。前不久,中辦、國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從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力爭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初步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保障有力、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勢在必行。黨的十九大提出,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強化排污者責任,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就是要改革這些領域的體制機制,加快污染防治基礎制度建設,盡快補上制度漏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說。

政策約束越來越硬。

全國統一編碼的新版排污許可證,正在各地逐步推開。在河北,460家火電、造紙行業企業中,178家企業因為不符合發證條件被“亮了紅燈”,不得排污。這只是固定污染源管理核心制度改革起航小試牛刀。

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和產業準入負面清單“三線一單”硬約束正在強化。截至2017年11月底,15省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通過審核。2018年底前,全國所有省區市將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

責任傳導越來越實。

生態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干部。從2018年起,自然資源資產將成為領導干部離任審計的經常性項目。中央環保督察已實現全覆蓋,2018年還要殺回馬槍,將對第一輪督察開展“回頭看”。2017年12月26日,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和中央組織部聯合發布《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綠色發展指數和公眾滿意程度,衡量地方發展和干部政績有了新“風向標”。

從開展地方生態法規大清理,對降低標準、管控不嚴等規定予以堅決糾正,到加快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再到試點探索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與綜合治理制度體系,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動真碰硬,加速筑牢“隔離”污染的制度屏障。

轉型新理念

跳出零和博弈收獲生態紅利

2017年12月5日,肯尼亞內羅畢。

跨越1.2萬公里,河北塞罕壩林場人把五十五載臥雪伏冰創造的生態壯舉,帶到了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全球聚光燈下,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頒給了這群“美麗中國”的建設者們。

現有林地112萬畝,林木按1米的株距排列,可繞地球赤道12圈——荒原中挺立起的綠色奇跡,講述著環境治理的中國決心。

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說,“十九大進一步展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上的努力成果。這份努力將讓中國經濟朝著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在塞罕壩,2016年僅森林公園旅游門票收入就達4400多萬元,已在國家發改委備案的造林和營林碳匯項目,保守收益超過1億元。綠水青山怎么變成金山銀山?這片令全球致敬的“中國綠”,正是最好注腳。

經濟發展邁入“生態+”,環境治理收獲“經濟+”。各地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積極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武漢市青山區,漫步戴家湖公園,植被青翠,碧波蕩漾。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授予了這片工業廢墟上重生的城市公園。

戴家湖“前生”其實也是湖,占地近百畝,盛產魚蝦、蓮藕。隨著鋼鐵產業落戶青山區,洼地成了熱電廠青睞的填埋場。天然湖被粉煤灰填平,后來堆成“人造山”。

“一刮大風,卷起的煤灰、粉塵看著像龍卷風一樣。”78歲的金人立在附近住了30多年,回憶當年情景,還是忍不住捂臉。

武漢痛下決心,找回失去的“綠水青山”,這才有了全市首個建在工業廢棄物原址上的城市公園。如今的城市管理者,算的是戴家湖公園的生態賬: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萬噸,釋放氧氣1.2萬噸,吸滯粉塵200余噸。

變的不僅是管理者。跳出發展和保護的零和博弈,用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辯證法,生態文明旗幟下的轉型新理念,從未像現在這般深入人心。

兩年前,因為一筆超標排放的“天價罰單”,陳照華和他的肇慶市金海源公司震動廣東。兩年后,歷經環保改造后的“脫胎換骨”,初嘗“清潔生產的甜頭”的陳照華,已徹底解開了心結。

金海源的廢氣排放曾被檢測出超標2.95倍。肇慶市環保局按日計罰,開出了225萬元的當年最高罰單。老路再也走不通了,倒逼陳照華在環保改造上投入真金白銀。

金海源以動物養殖飼料的蛋白原料為主要產品。“除塵設備安裝后,蛋白粉回收率提高了17%,長期訂單增加了兩倍。”陳照華說。

環境排上優先項,并非意味著不發展,而是按照黨的十九大要求,通過高質量的綠色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該退,就壯士斷腕。2018年1月1日起,海南把與房地產關聯度最大的土地增值稅、契稅收入大部分集中于省級,把其他產業產生稅收的大部分留給市縣,引導市縣擺脫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抑制“向海要地、向岸要房”的利益驅動。綜合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各地探索建立市場出清長效機制。

該進,就全力以赴。貴州省借力大數據實現跨越式發展,遼寧加快推動裝備制造業向智能化、高端化轉型,湖北“芯片—顯示—智能終端”全產業鏈正加速崛起……下好創新“先手棋”,各地培育發展新動能風生水起。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退之間,大江南北奮力書寫綠色發展新故事。

編輯:李敏杰

01 02

關鍵詞:企業 生態環境 生態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按摩 |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五月天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