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考核也要從紙上走進群眾中

2017年12月29日 14:31 | 作者:劉洪波 | 來源:深圳特區(qū)報
分享到: 

又到年終考核時,各級各類考核工作有的正在路上,有的已經(jīng)上路了。國務院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卻在日前發(fā)出通知,減輕扶貧考核中的基層工作負擔,除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督查巡查、考核評估外,不再組織其他考核,不得開展其他專項考核。基層那些接受考核的單位,應該是大舒一口氣吧。

前幾天有報道說,現(xiàn)在,有的貧困村一年光花在打印上的錢就不少于2萬元;今年5月有一個鄉(xiāng)迎接檢查,打印材料花了10多萬元。花錢是大問題,但不是問題的全部,準備這么多打印材料需要多少人、投入多少精力?

“上頭千根線,下頭一根針”,基層工作就是這樣。考核迎檢只是基層工作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扶貧只是千根線中的一根線、兩根線,落到下面那根針上,扶貧考核就是這么大的陣仗。還有那九百九十多根線呢?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形式,表現(xiàn)林林總總。就考核而言,基層忙于應付,很多人都有所感受。考核本是為把事做實,考核檢查都是落實的舉措,但到頭來,一些考核檢查變成形式主義的表現(xiàn),這就是異化。

即使是這樣,我們不能說工作不需要考核,有布置就要有考核,問題是考核怎樣簡化又管用。工作“千根線”,考核并成幾條線可不可以?這樣,下頭那一根針就不至于應對考核比真正落實還花工夫。最重要的評價,是在群眾那里,還是在報表上?怎樣讓群眾來評價,而不是讓全靠報表,這也是一個思路。考核人員是否應當更多地去聽取群眾的意見,而不是在紙上查對一番?

話分兩頭說,對基層工作來說,也有一個規(guī)范化問題。平時要做好記錄,做好臺賬,每天有日志,定期有小結(jié),到時原原本本反映工作狀態(tài)和效果,可能準備迎檢也就沒那么焦頭爛額。

總而言之,考核雖是工作成效的總評價,但不是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無論對考核者還是被考核者,這一點都應當十分明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人民群眾,考核轟轟烈烈,迎檢熱熱鬧鬧,本身就只能帶來群眾的負向評價。即使實際工作做得再好,考核不當也會造成黨和政府形象的損害;何況一些時候,還是工作不見得太出色,考核迎檢卻紅紅火火,群眾就更加不會滿意。

怎樣讓人民群眾在考核中發(fā)揮出主體作用,這是考核工作最要考慮的問題。舍此之外,想的考核招數(shù)越多、越細、越全,可能越偏離考核的初衷。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考核 群眾 工作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字幕高清 | 亚洲成年网站青青草原 | 天天噜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视频在线观看日本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