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上醫院除了看病 有沒有別的可能?
上醫院看什么,這還用問——當然是看病。那么還有沒有別的可能?
心生此問的起因是:我的朋友陪父母隨團去了趟澳門旅游。回來后問她,看了哪些景,感覺好不好?她的描述中,所到之處照例有澳門觀光旅游塔、民政總署大樓、媽閣廟、金蓮花廣場,以及極具標志意義的大三巴牌坊。無意間,她說到了醫院。
那天在穿行景點的游途中,當地的旅行社帶她們來到一家醫院。導游小伙興致十足,說,大家發現沒有,醫院里十分安靜。我們這里的居民平日講究自我保健、生活方式、身心安全和自身調節。經常跑醫院的人就少了。大家出門旅游為得快樂,健康是快樂之源,所以安排大家參觀這個點……聽著介紹,她們看見醒目的愛心標識,醫院樣子與內地中等醫院相仿。在逗留的時間里,她們看見三兩個年長者進出醫院大門。
從眼前的情形和導游的介紹中,我朋友她們開始領會導游的用意。覺得看的雖非景點,卻也新鮮。她們這個團有四十多位游客。我問她,讓你們看醫院,大家能不能接受?她說,當時不少同游者覺得這安排有點意思和回味,與自己常去的醫院相比,的確大不同。
我也跟著回味起這件事。上醫院看“安靜”,倒也別出心裁,便想及醫院帶給社會的各種可能。
如果說,醫院有風景,那讓人欣賞的或許是醫生像個戰士在患者身上尋找捕捉“壞蛋”的機智,病人的親屬報以理解、信任與鼓勵;或許就是“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就是醫生”(著名的特魯多醫生墓志銘)蘊涵的思索與情懷。這里有醫學的局限性,這里更有醫生的關愛心、病者的平常心。
如果說,醫院作風景,那建筑里面不只有診療室、手術室、重病監護室,還可以是“生命藝術館”“健康文化館”或者“疾病歷史館”,處其中而“認識你自己”。從中看見并接納生命的來去,懂得并理解他人的不易。院落能是歷史建筑,亦可以是公園、花園式的。看見寧靜的綠樹叢中的輪椅上慢慢轉動的生命,輪椅旁娓娓的笑語,暖暖的撫慰。也還能看見,患者養病的恬淡,康復者退了病房、走出醫院的舒坦。此番風景的主題詞應該是:優活、善終,以及希望。
如果說,醫院成風景,我會遙看懷想它未來的更多可能。比如遠程智能醫療。數字、圖像、語音,可借助計算機、通信和多媒體技術,實現語音視頻的實時傳輸。身心的一點不適和小毛病,用不著一次次跟很長的隊掛號、就診、繳費和取藥;也無需再為上醫院找不到車位、約不上專家號發愁。還有,家庭醫生、私人保健醫生的網絡化、網格化服務普及開來,病人與醫生無論網上還是網下,相逢有緣,相交友好,如師如友。從此沒有了醫患反目——醫者仁心,患者心安,該是多么可人的景致。
忽想到早些年,一些有識之士策劃開發了“看大學游名校”的旅游產品。如上海交通大學、上海戲劇學院,稍遠的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武漢大學等校園,迎來了無數寒窗學子和他們的家長。兩件事放在一起看,異曲同工。我不能不為創意謀劃者熱情地點贊。他們研究現代人的需要與理想,以自己的方式,開掘了醫院、校園存在的更多可能。他們開掘的,不正是生活之美好,以及對更美好的未來的想象?
編輯:趙彥
關鍵詞:上醫院 看病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