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誰污染誰買單 破解“公地悲劇”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從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通過全國試行,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修復的效率,將有效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
遏制生態環境損害,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經濟學上,對此以“公地悲劇”來解釋。全民共享的自然生態環境,如水、空氣、森林等“公地”,一旦遭到損害,若沒有直接影響到個人或者某一群體利益,常常落得重視不足、疏于追責等結果,進而形成不良示范、造成惡性循環。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明確賠償責任人、權利人等,責任明確一小步,破解“公地悲劇”一大步。
近年來,生態損害賠償逐步走入公共視野,一批“天價罰單”功不可沒。比如讓人記憶猶新的寧夏騰格里沙漠污染公益訴訟系列案于今年8月調解結案,8家被訴企業承擔5.69億元用于修復和預防土壤污染,刷新國內紀錄。而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試點的過程中,貴州發出了全國第一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司法確認書,兩家非法傾倒工業廢渣企業需要承擔近千萬元的生態修復金額。這些“天價罰單”,有效破解了以往“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不合理局面;推廣到全國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必將進一步加大對污染環境、損壞生態等行為的震懾力度。
要讓這一制度發揮其最大功效,重中之重就是厘清政府角色,發揮相關部門的主觀能動性。根據這一改革辦法,省級、地市級政府是賠償權利人,換句話說,政府要起到一個“帶頭”的作用。在以往類似的公益訴訟實踐中,政府部門的積極有為,往往是促成事件解決的關鍵一環。反之,若相關部門消極以對,哪怕民間公益組織再熱心、公眾呼聲再強烈,也難以推動定責賠償。生態損害到了何種程度需要政府介入,不介入或者介入不及時應該如何處理等細節,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同時,正如有些法學專家提到的,政府部門自身也可能是環境違法的責任人之一,比如違規審批、督查不實,如何厘清權與責等等。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推廣過程中,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細化。
此外,要讓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真正落到實處,還需加強政策配套。只有考慮到起訴、判決、執行等各個環節可能面臨的問題,提前做好制度設計,才能達到出臺這一制度的初衷。比如在賠償評估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專業化程度、明確第三方的中立站位。空氣被污染了,該怎么為損害“定價”?有毒物質傾倒污染土壤,修復需要多長時間、多少經費?這些都需要引入具有足夠專業能力的評估機構。再如,在保障執行方面,往往很多“天價罰單”都超出了企業的償付能力,污染責任人“要錢沒有”怎么辦?對此,一些地方探索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基金制度或責任保險制度,乃至“分期付款”等舉措都值得借鑒。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出臺,值得點贊。但也要看到,生態環境損害往往具有長期性、潛伏性,尤其是具有污染易、修復難的特點,很多污染一旦造成,罰再多錢也沒法徹底修復。有鑒于此,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是一種有效的兜底措施。只有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轉變發展方式上下功夫,才能從源頭上保護好生態環境。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生態環境 污染 損害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