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長期執政如何過好互聯網這一關
從創新驅動發展的高度看待網絡執政能力建設。當今時代,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互聯網已經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但由網絡大國走向網絡強國依然任重道遠。為此,需要有過硬的技術、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等?;ヂ摼W對很多領域的創新發展起到很強帶動作用,給各行各業創新帶來歷史機遇?;ヂ摼W已經成為黨長期執政所要面對的“最大變量”,我們黨要不斷提高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讓“最大變量”釋放“最大正能量”,讓互聯網成為推動創新發展的全新載體。
從有效引領思想輿論的高度看待網絡執政能力建設。當前,網絡新媒體已經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策源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群眾的意愿、訴求和表達也借助網絡媒介平臺第一時間“發聲”和涌現。這使得傳統的輿論引領手段和群眾工作的理念、方式、手段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隨著各種網絡社交軟件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虛擬世界的“話語權”和“干涉力”不斷增強?;ヂ摼W在提升執政黨形象、擴大其影響力的同時,也給黨的執政能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沖擊。如何順應網絡新媒體的發展態勢,切實提高熟練分析研判輿情信息、與網民進行有效互動、正確引導網絡輿論、切實掌控網絡話語權等能力,已成為新時代提高網絡執政能力的重要著力點。
過好互聯網關必須大力提升網絡建設、管理和運用能力
大力提升網絡建設能力。提升網絡建設能力,關鍵在于掌握核心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同建設網絡強國戰略目標相比,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在互聯網創新能力、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共享、產業實力等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核心技術上。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因此,要掌握我國互聯網發展主動權,保障互聯網安全、國家安全,就必須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要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核心技術研發,集合精銳力量,作出戰略性安排。提升網絡建設能力,基礎在于保障網絡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加快構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絡安全態勢,增強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懾能力。提升網絡建設能力,必須抓好網絡資源整合。在當今時代,整合網絡資源應從四個環節上著力:一是基于網絡媒介建構系統性執政資源體系,推進執政資源各要素的有機整合與協同互補;二是不斷激活和傳承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積累的執政能力資源,以期擴展與提升執政運行與保障能力;三是不斷開發與拓展增量型網絡執政新興資源,強化執政資源的有效性供給;四是切實推進執政能力和水平的綜合創新,全面提高黨的網絡執政能力。
大力提升網絡管理能力。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一個清朗的網絡空間,對于一個國家、社會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提升網絡管理能力,目標是建設良好的網絡生態。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解決好“本領恐慌”問題,真正成為運用現代傳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要深入開展網上輿論斗爭,嚴密防范和抑制網上攻擊滲透行為,組織力量對錯誤思想觀點進行批駁;要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提升網絡管理能力,重心是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要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提升網絡輿論引領能力,也是提升網絡管理能力的重要內容。為此,要創新和轉換話語表達形式,將宣傳話語、政策話語和信息服務話語有機互動銜接,在坦誠交流中建構價值共鳴,努力打通“兩個輿論場”。與此同時,面向跨國界的互聯網平臺,要遵循網絡媒介傳播規律,塑造具有中國風格和特色的話語體系,用開放、融通、科學的新概念和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唱響中國聲音,切實提高中國國際話語權,以“中國立場、國際表達”推進意識形態話語的創新和表達。
大力提升網絡運用能力。第一,要運用互聯網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息資源深度整合,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黨中央對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等都作了重大部署并付諸實施,提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此,要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第二,要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村互聯網建設步伐,擴大光纖網、寬帶網在農村的有效覆蓋;要努力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發展智能制造,帶動更多人創新創業;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實施“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文化”等,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加快推進電子政務,鼓勵各級政府部門打破信息壁壘、提升服務效率,解決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等等。第三,要發揮信息化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統籌發展電子政務,構建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通信息壁壘,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科學決策。
(作者:郝永平 黃相懷,系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互聯網 網絡 執政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