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抗生素可能喂出超級細菌
近日,成都一名17歲高中生因一場感冒住進了醫院重癥監護室,生命垂危。據媒體報道,他感染了一種叫MRSA的細菌,這種細菌有極強的耐藥性。
“MRSA中文名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這種細菌由平時最常見的普通金黃色葡萄球菌發展耐藥而成。”長沙市第三醫院藥學部副主任、市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研究所所長、藥學博士李昕提醒,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可以降低抗菌藥物療效、誘導細菌產生耐藥。生病不要擅自用藥,使用抗生素須遵醫囑。
A 現狀
濫用抗生素現象很常見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雖然大多數老百姓都清楚,但一旦生起病來難免病急亂投醫,一個小感冒就去吊水,喉嚨痛就吃消炎藥。
“寶寶最近在幼兒園感冒了,流鼻涕、咳嗽、痰多又不會吐痰。”在一家連鎖藥店,記者碰到正在給孩子買藥的市民李女士。她手上已拿著孩子用的頭孢克肟分散片和蒲地藍口服液。她說,寶寶每次咳嗽她就自行買,吃幾天頭孢就好了。
在一家私人診所,記者看到正在吊水的黃娭毑。她說最近氣溫低,感冒了,每次感冒都要靠輸消炎藥好得快些。
“一感冒就去打消炎針,或擅購買消炎藥吃,這些消炎藥大多是抗菌類藥,即‘抗生素’。”李昕指出,老百姓認為,抗生素成為治感冒、發燒、咽喉腫痛類小病的法寶,吃點抗生素才能見效快。
李昕介紹,在國家衛計委2015年發布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明確規定: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或放射、超聲等影像學結果,診斷為細菌、真菌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由結核分枝桿菌、非結核分枝桿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及部分原蟲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也有指征應用抗菌藥物。
缺乏細菌及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臨床或實驗室證據,診斷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無應用抗菌藥物指征。此外,該原則中也明確規定,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原則上均不應預防使用抗菌藥物。
B 分析
濫用抗生素可能無藥可治
抗生素是消滅細菌的能手,但在殺滅或抑制細菌的過程中,細菌也一直在“反抗”。如果長期濫用抗生素,就會出現耐藥菌,甚至超級細菌,任何抗生素對它都不管用。
“細菌的耐藥和抗生素的濫用,是密切相關的。”李昕表示,耐藥菌產生的主要原因還是抗菌藥物的濫用,而MRSA產生的原因與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這些抗生素的濫用更為密切。
李昕稱,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斷:首先是最普通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用普通的青霉素類藥物如氨芐西林、阿莫西林就可有效治療;隨著青霉素類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出現了對其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此,需要使用耐酶的青霉素類如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及頭孢菌素類了;隨著苯唑西林類藥物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又出現了對其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即MRSA。一旦出現MRSA感染,大多數抗菌藥物都無效了,主要治療藥物是萬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極少數藥物。耐藥性若進一步發展,臨床基本無明確有效治療藥物。
早在2012年,我國就已出臺“史上最嚴限抗令”。國家衛計委頒布《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管理辦法》,提出抗生素三級管理辦法。2015年,國家衛計委再發文,對醫生使用抗生素做進一步限制,明確醫院責任。2016年,國家衛計委、發改委等14部門聯合印發《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提出到2020年,零售藥店憑處方銷售抗菌藥達到全覆蓋。
“目前大醫院醫生不會輕易給患者開抗菌藥物,不論口服還是輸液,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才用。”李昕告訴記者,“在我們醫院,要根據體溫、癥狀、血常規、培養及藥敏結果來進行綜合判斷,不同抗生素的選用也十分慎重。”
C 提醒
抗生素須遵醫囑使用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李昕說這是常規用藥方式的宗旨。
哪種情況才應使用抗菌藥物呢?李昕認為,只有醫生確診為細菌感染并開出處方時,方可根據醫生處方使用。而且,絕不可與其他人分享抗菌藥物,或使用以前剩下的處方藥。
“目前,老百姓對于抗菌藥物的使用還沒有完全科學的認識,一般感冒大多喜歡自行購買抗生素。”李昕強調,感冒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感染,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一般普通感冒多喝水,適當補充維C,靠機體的自身免疫就可自愈。如果是流感,需要服用的也不是抗生素,而是有針對性的抗病毒藥。
李昕指出,除加強對醫院、藥店的管理外,對全民普及相關知識是重要一環。全社會應通過各種宣傳途徑,讓老百姓了解抗生素相關知識,避免出現隨意服用抗生素、隨意停藥、剩藥下一次再自行服用等現象。(長沙晚報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王澤芳)
編輯:趙彥
關鍵詞:抗生素 超級細菌 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