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設立醫師節 讓醫生更體面
設立醫師節的意義絕不止于醫師行業內部的慶祝,還在于進一步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促進醫患溝通,讓社會更好地理解醫師這一職業。
國務院日前批復,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明確具體工作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醫師節是繼護士節、教師節、記者節之后,國家設立的第四個行業性節日。它的設立也意味著醫療行業同時擁有兩個行業性節日。
醫師是與全民健康息息相關的職業,醫療業對社會的重要意義,自然不必贅言。在全民健康意識增強、醫療技術進步、社會老齡化等多方面背景下,醫師勢必在社會活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正因為醫師這一職業與人民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感結合得如此緊密,國家才在從嚴控制設立節日的政策背景下設立醫師節,就像新華社報道所說的:“體現了黨和國家對1100多萬衛生與健康工作者的關懷和肯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當今社會分工日益細化,行業數量早就不只有360個了。為什么國家只為這幾個行業設立節日?其原因就在于它們與社會的良性運轉產生最基本的聯系。無疑,跟國民教育、新聞監督一樣,醫療也是維系社會運轉與發展的基本行業。為醫療工作者設立節日,能夠增強醫療工作者的職業榮譽感,這也是社會為他們提供的獨特回報方式。
但是,設立醫師節的意義絕不止于醫師行業內部的慶祝,還在于進一步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促進醫患溝通,讓社會更好地理解醫師這一職業。
從內部看,醫師職業尚未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分配機制,整體收入水平有待提高,醫師待遇地區差異和城鄉差異顯著,進而影響了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甚至很多學校醫科專業的錄取分數線都出現降低趨勢,醫師面臨“后繼乏人”的局面;從外部看,醫患矛盾突出,醫療糾紛乃至醫鬧頻頻,社會上一些人對醫療工作者產生了不信任感,醫師被“污名化”的問題突出。
單單設立一個節日,當然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解決所有問題。節日的意義更在于日常的倡導。比如,醫患矛盾形成的一大原因在于醫生的專業身份沒有得到充分尊重,一些患者和家屬憑借片面的信息作出判斷,不信任醫生的專業判斷,醫鬧者甚至將醫療問題訴諸于暴力。作為普通人,表達對醫師敬意的最好方式就是信任醫師的專業能力,不讓偏見和臆斷蒙蔽自己的雙眼。
醫師節還是一個祛魅的過程。醫療工作者的輿論形象曾經歷了大起大落的轉折,從“無所不能”的白衣天使,變成了現在更為復雜的形象。盡管醫師是社會中堅力量,但是也不宜過度宣傳,乃至“神化”。在現實中,醫生都是有血有肉的個人,都有其局限性,醫療技術也不是萬能的。過度美化醫生和醫療技術,可能會讓患者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當希望落空后,對醫療工作者產生怨念情緒。
醫師所需要的不是額外的褒獎,而是社會不再用有色眼鏡看待自己。這既是對社會大眾提出的要求,也是對醫師群體的一種鞭策。比如,社會應當給醫生提供一份體面的收入,醫生也要拒絕一切不合法、不合理的灰色收入。行業形象能不能得到恰當的維護,不僅在于社會的善意和敬意,更在于行業風氣本身是否端正。醫師節理應是全體醫療工作者開展自我反省、蕩滌歪風邪氣的節點。
在傳統的社會認知中,醫生無疑是一份體面的職業,然而,這份“體面”是否名副其實,在當下面臨著諸多考驗。設立醫師節,其最大的價值就在于讓醫生更體面、更有尊嚴。
編輯:趙彥
關鍵詞:醫師節 日期 中國醫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