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哈醫大教授任曉平:我做的不叫“換頭術”
追問3
人類距離“換頭術”還有多遠?
脊髓神經功能修復是個難題,全世界仍未有突破性進展
“換頭術”新聞發布后,國內多位神經外科專家對任曉平團隊的研究成果提出質疑。中國科學院航空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國強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現有技術,頭顱移植手術中,血管、神經、錐體、肌肉組織都可以接起來,并不難實現,“關鍵看術后神經功能的修復能不能做到,這才是重要問題,我對此持懷疑態度。”
“作為科學技術,我認為將來有可能成為現實,但是現階段恐怕差距還很遠?!焙郎赋隽送瑯拥膯栴},目前人體外周神經的損傷再吻合、重建,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比如胳膊上的神經斷裂后可以重建,術后手部也可以活動。
“但是脊髓屬于中樞神經,損傷后再生是個難題,全世界仍未有突破性進展。把頭離斷后,血管、神經、肌肉的吻合都沒有問題,但高級中樞神經的功能能否恢復,必須在活體上才可以驗證?!焙郎f。
■ 背景
換頭術
“換頭術”概念由來已久。1950年,一位蘇聯醫生曾做過十余次手術,最終將一只狗頭安到另一只狗的身上,制造了“雙頭狗”。由于宿主對新頭部產生了排異反應,最終死去。
1970年,一位美國神經手術醫生再次嘗試“換頭術”。他將一只猴子頭安到另一只猴子身體上。由于脊髓神經未能完全連接,猴子脖子以下癱瘓,僅存活了9天。
2015年,意大利神經外科醫生塞爾焦·卡納韋羅重提“換頭術”。這一被淹沒的技術再次回歸大眾視野。
卡納韋羅曾透露“換頭術”步驟。首先對志愿者和捐獻者的頭冷卻,達到所需溫度后,解剖脖子周圍的組織,并連接主要血管。
隨后,將切脊髓,進行換頭。并用聚乙二醇等黏合劑將大腦、脊髓神經與新的身體連接起來。換頭后,患者會昏迷一個月,康復則需要一年。隨后,患者的大腦便能控制捐獻者身體。
新京報記者 信娜 許雯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任曉平 做的不叫“換頭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