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雙11成交額再刷記錄 背后反映哪些未來商業發展趨勢?

2017年11月14日 09:18 | 來源:央廣網
分享到: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雙11”時間化上句號,各大電商第一時間亮出火熱的成交數據,在這背后,從物流、支付再到數據保障,雙11也不斷挑戰著中國商業的新紀錄,不斷推高中國商業服務的極限。那么,雙11描繪的場景,會提供未來商業的中國方案嗎?

1682億是11月11日天貓大屏上最終定格的數字,雙11全天成交額再次毫無懸念地刷新記錄。同一時間,蘇寧也公布“戰果”,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說:“今年我們取得了163%的增長,IT服務調用次數達到了250億次,第一單送貨只用了13分鐘,整個網絡經受住了洪峰的考驗,體驗非常流暢,真正讓每一個用戶不落單、放心購。”

京東累計下單金額超1271億元,網易考拉海購成交額達去年的4倍。一組組數據不斷刷爆著想象力,展示著中國網購的蓬勃活力。比起漂亮的數據本身,數據代表著什么才是行業所關注的。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數據分析師李雪峰說,在新零售的概念下,消費者滲透率的提高無疑是今年的一大趨勢,這代表人們越來越習慣于在線上尋覓自己的心頭好。未來商業場景,可以從中窺探一二,“服裝、鞋、手機、數碼等傳統線上品類的消費者人數在快速增長,滲透率在略微下降,因為這些品類已經非常成熟了。反觀母嬰、美妝、食品、個人護理這些新興品類,消費者滲透率在快速增長,也就是說,線上零售越來越融入普遍生活中,這是今年非常大的趨勢。”

數據出爐,并不意味著雙11正式結束,后續物流、售后服務的沖鋒號角才剛剛吹響。如果說春節是規模最大的“人的遷移”,那么雙11可能是最大的“物的遷移”。熟知電商、物流體系的人深知,雙11帶來的巨大流量背后,也會帶來空前的庫存、物流以及對后臺技術要求的壓力,而各大電商為何都自虐般地選擇“參戰”?

天貓雙11發言人楊磊磊說,雙11既是商業的大考,也是未來商業趨勢的瞭望角,“每一年的雙11都是對中國乃至全球基礎商業能力的一次大考,如果能夠在雙11這種消費者高度集中、商品高度集中、流量高度集中的非常極端的環境下經受考驗,平臺的參與者能學到很多東西。”

這個雙11,線下有著先發優勢的蘇寧,集結了4000家電器店、33家蘇寧廣場參與進來;天貓則用新技術,幫助超過100萬家門店進行了數字化轉型,合作的線下商圈輻射超過1億人。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說,雙11這個超級工程所留下的商業保障能力,每一天都在服務中國經濟,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的時代浪潮,“以娛樂化為代表的互動,跟整個傳統的、我們所理解的商業、電子商務,進行廣泛的結合。這些消費者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永遠在線,同時,無論其處在網上還是在一個商圈里購物,也都在一個數字化的環境里面,這是我們今天看到完成的一種線上和線下的商業共振。”江蘇臺記者李卉云 孫西嬌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商業 未來 數據 成交額 背后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婷婷亚洲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 午夜国产精品小蝌蚪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五月天激情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在线 | 中文娱乐在线视频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