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構建有中國底蘊的啟蒙教育體系

2017年11月10日 14:22 | 作者:霍力巖 胡恒波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蒙以養正,圣功也。”近年來,啟蒙教育對個體發展、社會和諧和國家進步的重要價值越來越被國家和社會所認識。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辦好學前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既對廣大幼教工作者以鼓舞,也對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殷殷期望。

當今,我們需要怎樣的啟蒙教育,需要從文化自信中尋求和反思。中辦、國辦于2017年初出臺《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提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應“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并特別提出“編寫中華文化幼兒讀物,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創作系列繪本、童謠、兒歌、動畫等”。值此背景下,著力構建有中國底蘊、具中國特色的啟蒙教育體系勢在必行。為此,如何在啟蒙教育中既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遵循幼兒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需要我們深入思考。

啟蒙教育體系之靈魂在于傳承精神血脈、建立文化自信。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和神韻等成為植根幼兒內心深處的精神血脈和文化素養,激發幼兒內心深處最早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應是啟蒙教育即人生發展關鍵期教育的靈魂所在。“蒙,昧也。物生之初,蒙昧未明也。”童蒙期正處于從混沌蒙昧到逐漸清朗的最初發展過程之中,該時期的文化環境和文化熏染奠基了個體一生的精神血脈和精神家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特點和功能,我們應該讓這種母體文化成為在童蒙這個個體發展關鍵期就不斷經歷和持續追求的內心體驗和外顯行為。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努力建構的應是具有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染色”功能,是彰顯中華文化精神內涵和審美風范的底蘊深厚、涵育人心的啟蒙教育體系。為此,我們需從中華文化寶庫中汲取養分和提煉素材,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融入啟蒙教育之中,以喚醒、激發、熏陶和浸潤等方式,讓幼兒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和行為規范,在感知、體驗和操作中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從而從起點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等重大問題。這將有益于從精神血脈上培養出有中國根、中國心和中國情的“快樂中國娃”,讓幼兒增添內心深處并溢于言表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奠基“最中國的國際人”和“最國際的中國人”。

啟蒙教育體系之核心在于立德樹人、奠基終身發展。“理解幼兒學習方式”“重視幼兒學習品質”“加強科學保教,堅決糾正‘小學化’傾向”“立德樹人”,“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這些應是啟蒙教育體系建設中需系統解決的核心問題。“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啟蒙教育中的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問題,是建構有中國底蘊、具中國特色的啟蒙教育體系的關鍵問題。我們高度肯定中華民族獨特精神標識在啟蒙教育中的靈魂作用,但同時我們也堅信不遵循幼兒認知規律的做法會導致“掠奪式開發”“拔苗助長”等災難后果。

當前我國啟蒙教育已出現教育目標功利化和狹隘化,教育內容碎片化和庸俗化,教育方法成人化和復古化等問題。基于上述問題,我們有必要重申,有中國底蘊、具中國特色的啟蒙教育體系應有關于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的中國立場:教育目標是“立德樹人”——既立德又樹人、立德與樹人一體化,形成奠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所必需的積極學習品質和關鍵發展經驗;教育內容是注重全面發展——在促進幼兒中華文化底蘊和積極學習品質發展的同時,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個領域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教育方法是支架全程發展——重視幼兒學習過程,強調在活動過程中支架幼兒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幫助幼兒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中獲得積極學習品質和關鍵發展經驗。從上述意義上,有中國底蘊、具中國特色的啟蒙教育體系應“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幼兒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全過程地融入幼兒園集體教育活動、個別教育活動、一日生活環節和早期閱讀活動的全過程中。

啟蒙教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第一棒”,是“精神之根”工程。構建有中國底蘊、具中國特色的啟蒙教育體系應在彰顯中華文化魅力的同時,遵循幼兒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將文脈傳承與立德樹人一體化,將啟蒙教育辦成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筑基意義的宏偉事業。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啟蒙教育 幼兒 教育 中國 體系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精品视频 | 欧美最大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专区 | 亚洲国产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