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文化消費補貼是文化扶貧良方
《成都市開展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試點工作方案(2017—2020年)》日前印發。《方案》明確,成都常住居民到試點文化場所進行文化消費時,將以“互聯網+金融”創新模式,用“先消費、后補貼”的方式開展消費補貼。圖書、電影、演藝、文博景區四種消費業態將率先試點(10月23日《成都晚報》)。
近年來,全國各地扶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任務依然艱巨。從扶貧過程來看,最根本的還是精神家園的塑造未能跟上,文化貧乏。物質經濟上的扶貧,雖然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難以解決長遠性、根本性問題。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推動扶貧工作,需要在思想認識上、教育培訓上和文化建設上下功夫,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拔掉“窮根子”。這樣的語境下,成都試行文化消費“積分補貼”激勵機制,可以說是文化扶貧的創新之舉。
眾所周知,實施文化扶貧,既是全面小康的應有之義,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是保障貧困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從整體上看,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還比較滯后,這是我們扶貧工作中的“短板”。可見,成都試行文化消費“積分補貼”激勵機制,即“先消費、后補貼”,率先涵蓋圖書、電影、演藝、文博景區等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實為文化扶貧的一個樣本。
各地應在借鑒成都文化消費“積分補貼”的基礎上,樹立底線思維,抓住薄弱環節,補齊工作“短板”,用先進文化占領城鄉思想文化陣地,切實解決好服務貧困群眾“最后一公里”難題。特別是,應將文化扶貧作為突破口,在扶智上下功夫,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提升城鄉文化品味。
貧困地區地處偏遠,交通非常不便,條件相當艱苦,而文化扶貧任務件件都是硬任務。必須做到,貧困群眾住在哪里,公共文化服務的觸角就要延伸到哪里。因此,應在農村文化基礎建設上下苦功: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扶持鄉鎮建成標準化綜合文化站,并配套建設圖書室及電子閱覽室;在行政村建起農家書屋和多功能文體廣場,并實行村級全覆蓋;扶持社區建設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文化無形無影,但會在無形中影響人們的客觀認知和價值判斷,主導社會意識。先進的文化引導人們健康積極向上,而落后的文化卻讓人們愚昧消極沒落,危害相當大。文化部門應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大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加大優秀文化產品供給,用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去豐富群眾的生活時間和心靈空間。需要重點實施文化惠民重大工程,組織文化惠民演出、公益電影放映、全民閱讀和全民健身,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健康的文體活動,不斷滿足貧困地區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文化 扶貧 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