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我國社會保障改革成就卓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我國社會保障改革成就卓著,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四梁八柱”性質的主體框架基本確立,多項社保新政策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添動力。社會保障有力地保障人民生活、增加群眾福祉、維護社會公正,為穩增長、促改革、保民生作出巨大貢獻。
“四梁八柱”性質的主體框架基本確立。過去5年,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成果豐碩,數十項改革政策相繼出臺,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保障事業“四梁八柱”性質的主體框架已經搭建起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制度設計基本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得以合并實施,企業年金制度不斷完善,職業年金制度正在建立,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制度加快試點,以基本養老保險為基礎,包括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保險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加速形成;全面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醫療保險的異地結算和關系轉移接續加速推進,長期護理保險正在15個城市進行試點,經驗總結與制度設計并進;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體制基本確立;等等。
社保新政策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面臨轉型升級壓力、職工失業風險加大的形勢下,社會保障政策多次作出重大調整,在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發揮了較大作用。2015年,國務院先后決定適當降低失業、工傷和生育三項保險的費率。2016年4月,國務院決定階段性降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費率。據不完全統計,社會保險費減收超過1230億元,占降低企業稅負總額的10%左右。在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援企穩崗補貼,提高企業履行穩定就業崗位社會責任的積極性,促進職工崗位穩定和社會穩定,有力支持了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據不完全統計,僅2015年和2016年就有54萬戶企業領取穩崗補貼364億元,惠及職工達6561萬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減輕用人單位負擔、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的社保新政策,有利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的順利完成。
社保覆蓋面擴大、待遇水平提高,有力保障民生。過去5年,我國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截至2016年底,基本養老、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已分別達到8.88億人、1.81億人、2.19億人、1.85億人,比2012年底分別增加了9980萬人、2864萬人、2879萬人、3022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超過13億人,基本覆蓋全民。我國擴大社保覆蓋面的成就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肯定,2016年11月國際社會保障協會授予中國政府“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我國社會保障待遇水平持續提高,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均基本養老金從2012年的1686元增加到2016年的2362元,年均增長8.8%,2017年國家按平均5.5%的水平繼續上調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失業保險金年均增長11.3%;生育保險金年均增長8.1%。醫療保險待遇水平明顯提高,2016年職工醫療保險和居民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分別為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和當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達到80%和70%左右;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從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16年的420元;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覆蓋人數超過10億人,政策規定的支付比例不低于50%。社會保障覆蓋面擴大、待遇水平提高,有力地保障人民生活、增加群眾福祉、維護社會公正。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社會保障 改革 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