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國人盡享無現金生活之便 二維碼“掃”出社會新活力
中國移動支付為何這五年發展強大?
作為移動支付行業的一員,倪行軍認為,監管部門鼓勵創新、包容創新創造的良好創業環境,以及中國良好的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高速光纖的鋪設、智能手機的普及、領先的4G技術應用等,都為移動支付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陳鐘分析,移動支付作為金融領域最前沿的一種支付手段,和各種創新經濟組合綁定,對他們起到了一個技術支撐的作用。而國家給了移動支付很大的創新空間,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平臺在線上線下和各個產業進行的合作融合,形成了良好的“規模效應”。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中國移動支付迅猛發展是中國技術創新的體現。”有外媒如此分析,許多新興市場的商家都沒有安裝與蘋果ApplePay和谷歌Android Pay配套的、成本較高的POS機,中國企業開創并推廣的掃碼支付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商家成本以及消費者支付手續繁瑣的問題。
中國銀聯電子支付研究院研究員周鈺補充說,中國的移動支付之所以強大,和官方多年推動銀行卡建設及無卡支付等電子支付基礎環境有關系。
2016年7月1日起實施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提到不少兼顧支付安全與效率的措施,比如賬戶分類,小額支付偏便捷、大額支付重安全等。2016年9月份,七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推動電子支付創新應用,大力發展移動支付”。2016年11月份,官方印發《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無線網絡、移動支付、自助服務、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
周鈺分析,這五年,在移動支付的融合中,各類互聯網企業創新不斷,其中電信運營商對移動互聯網的基礎建設也“加了一把油”,可以說,中國移動支付現狀是一個支持創新的綜合呈現,“好處很多,加快了貨幣流通速度,提高了資金運轉效率”。
“一部手機走遍世界”或將成可能
“移動支付不僅是一種支付手段升級的表象,更是社會治理、信用體系、金融服務的升級,”張穎說,人作為智慧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移動支付將從縮小城鄉差別、改變代際差異、升級社會信用、增進普惠金融活力等方面助力智慧生活。
倪行軍與張穎持類似看法,認為移動支付可以讓金融更普惠、商業更智能、社會更高效、信用體系更完善。通過科技驅動全球金融變革,最后達成新金融的目標。即科技的發展為整個金融行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利用金融更好地服務用戶、服務消費者、服務實體經濟,消弭地域、貧富、職業等鴻溝。
記者注意到,無論是火爆的共享單車,還是新“出爐”的共享健身倉、無人商店等,都是在這五年間,尤其是近一兩年發生的新業態,這些無人看管的新興事物都脫離不了移動支付的融合支持。可以預見,移動支付還將在更多的領域生根發芽。
倪行軍說,“以移動支付為代表的新金融,目標是讓占80%的長尾用戶也能平等享受到金融服務。按照這個目標,如果說新金融是一場萬米長跑的話,今天才剛剛開始,可能只跑出去了10米。支付寶的服務已逐步進入到200個國家和地區,希望中國的先進生活方式能夠走向全球,服務全球。”
在張穎看來,“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已有效建立起了一套生態系統,隨著全球更多地區合作伙伴的加入,環保、便捷、高效的移動支付不僅會成為大眾無法割舍的新生活方式,‘一部手機走遍世界’也極有可能成為現實。”(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無現金生活之便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