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雙一流”高校名單引發輿論強烈反響
網民吐槽“雙一流”入選標準
也有網民認為這份名單“槽點滿滿”,甚至編成段子在網上流傳。有網民將“雙一流”名單與原先的985、211高校比較,認為二者沒有太大差別。微信公號“Vista看天下”說,這份新鮮的一流大學名單再次坐實“985 =一流”的認知,42所一流大學有39個都是985高校,只加入了非985的鄭州大學、新疆大學、云南大學。這份新名單跟“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X寶”有啥區別!微信公眾號“輝印”說,當下的中國高校實力格局在985、211時代定型,完成了高校排名的固化,對高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還有網民吐槽一流大學的篩選標準問題。有一些實力非常強的“種子選手”,在這次“雙一流”評選中落榜了。網民調侃,“雙一流”是還沒達到一流,才被選出來重點建設。自己母校落選了,一定是因為太優秀,已經一流了。比如“北京語言大學,明明在語言學學科有競爭力,‘雙非’的尷尬身份背了好多年,這下可好,從此變成北京語言專科學校算了。” “作為四非院校西南政法的一個學生,只能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法制建設的任務還是交給更有能力的人吧。”重慶大學甚至被一些網民諷刺為“一所沒有一流學科的一流大學”。
不少招牌學科未能入選一流學科,也是網民的槽點之一。比如:“華南理工大學連待了四年的學生都沒聽過的農學專業被評上了一流學科”。“北京交通大學的一流學科居然不是交通運輸,而是個莫名其妙的系統科學”。“暨南大學的雙一流學科竟然是藥學”。“在新聞界江湖人稱‘北人大、南復旦’的復旦新聞傳播學落選了,入選一流學科的居然是航空航天。而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三航,一流學科都不包括航天航空”。
“雙一流”的地域分布和數量也備受質疑。網民“悠遊逍遙”說,按人口平均算,江蘇8000萬左右倒是可以平攤到兩所。但是按照教育狀況,江蘇不該只有兩個,比如江蘇籍兩院院士占全國總數應該不是1/36或者2/36吧。對此,網民認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的名單總共也就36所,還得考慮其他省份。例如,網民“待到荼蘼花事了”說,36所,平均一省市有一所就不錯了。網民“大圣”說,河北才真是悲催,唯一一個還在天津。叫啥河北工業,叫天津工業得了!
南京大學教授葉鷹說, 若把世界百強大學甚或二百強大學稱為一流大學,中國獨占其中42所在數量上是不是多了些? 且不論本質上超一流的英國牛津、劍橋,美國哈佛、耶魯、斯坦福,就說美洲的62所AAU大學和英國的6所“紅磚大學”,中國能超越幾所?
“雙一流”只是起點重在建設
輿論普遍認為,“雙一流”建設,重點在“建設”,能否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都要看建設成效。對于入選“雙一流”高校來講,更應當把“入選”當新起點,落實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各項標準和要求,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新華社文章說,“雙一流”不搞終身制,對建設過程實施動態監測,實行動態管理,有進有出。換句話說,“雙一流”永遠在路上。已列入名單的高校應居安思危,未能入選的高校應看到努力方向。
光明日報文章認為,建設中國特色的“雙一流”要把握好四個關鍵點:建設“雙一流”的前提是中國特色;建設“雙一流”必須形成中國特色的評價體系;建設“雙一流”要推動大學和學科兩個一流協調并進;“雙一流”認定只是第一步,關鍵要靠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京滬等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投入問題不大,但即使有國家層面的公平考慮,中西部等經濟不發達地區的高校與相關學科的投入卻顯局促,應想辦法被夯實。
微信公號“粉巷君”說,對各省“雙一流”而言,起點并不“平等”。東部地區財大氣粗,而包括陜西在內的西部地區,相對囊中羞澀。這種情況,如何在這場賽跑不掉隊,甚至往前竄一竄,是接下來,陜西高校及地方政府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社會學學者顧駿則指出,“雙一流”名單公布只是第一步,今后建設投入的產出效率如何?怎樣有效防止過度馬太效應,給予高校更公平效率的發展環境?在“雙一流”建設框架內,怎樣更好地激發學校探索高難度“自選動作”?這些都是需要深入調研并解決的問題。
媒體還為“雙一流”建設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金羊網評論說,“雙一流”名單公布,對高等教育發展而言,只是一個新的開始,后續的“建設”才是重頭戲。在宏觀層面,它需要在高校自主權、財政扶持、評價機制方面作持續改革;在微觀層面,也需要各高校調整好心態,既要看到其中的榮譽與激勵,更要意識到被賦予的期待與使命。如此,“雙一流”才能真正早日成為現實。
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說,打造“雙一流”的工作應該做好遴選與退出機制。初次遴選并不是一勞永逸,退出機制的確立是一種“硬約束”,以敦促高校將投入真正用于研發。但是,也需要以學科為基礎,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辦法,比如基礎領域的研發,可能五年作為一個考核期就不太合理。對于這些學科與研究,應更加注重投入的實際流向與進度管理,而不是著急看它們是否能夠快速應用。
北京商報文章說,從建設到成為“雙一流”大學,借勢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的需求,根據現有特色和基礎,在“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過程中提升大學學科優勢,實實在在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術營養與知識服務,在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中成長壯大才是建設“雙一流”最終的要義。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雙一流 高校 建設 一流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