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樹立全局觀念 決勝脫貧攻堅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在全國范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并取得了輝煌戰果,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但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目前全國脫貧攻堅任務仍十分艱巨,而且現有貧困人口多集中于深度貧困地區。啃下這些“硬骨頭”,事關脫貧攻堅戰目標的最終實現,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脫貧攻堅工作進入目前階段,要重點研究解決深度貧困問題。”……深刻領會總書記關于新時期扶貧開發的重要講話精神,總結我們黨和政府領導人民擺脫貧困的經驗,不斷豐富完善中國特色扶貧開發理論,必將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大動力,確保實現脫貧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
為脫貧攻堅提供支持保障
這些年,我國開展了有計劃有組織的大規模開發式扶貧,先后實施了多項中長期扶貧規劃,減貧已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實施精準扶貧,不斷豐富和拓展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扶貧不是個人行為,也不是權宜之計,因而需要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為此,黨中央高度重視,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構建完善體制機制,給予深度貧困地區政策傾斜支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要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堅持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工作責任制,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以解決突出制約問題為重點,以重大扶貧工程和到村到戶幫扶措施為抓手,以補短板為突破口。
重點解決深度貧困地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以及基本醫療有保障的問題,還要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資金投入上,既要發揮好政府投入主體和主導作用,也要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作用。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不是僅依靠自身的力量能夠實現的,必須依靠全社會的力量。為此,要樹立全國一盤棋的全局觀念,通過多種形式,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產業扶貧這個支撐做實做強,并加強監督管理。要發展社會保障事業,對那些因病因殘失去勞動力而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來脫貧的家庭,由社會保障來兜底。
為脫貧攻堅奠定物質基礎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不僅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保證,也是推進農村扶貧開發的重要手段。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的原因之一,就是這些地區普遍存在的集體經濟薄弱。農村集體經濟實力薄弱是基層工作活力不足的癥結所在。只有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才能有效地興辦集體公益事業,發展教育事業,活躍農村文化生活,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物質基礎。
對于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群眾而言,受自身資金、技術等多方面的條件限制,單靠自身來發展產業擺脫貧困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決定了農村扶貧開發需要依靠集體經濟的力量帶動或依靠外來的“輸血”帶動。同時,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能更好地發揮基層組織功能和服務功能,更多地惠及群眾。因此,在深度扶貧這一攻堅戰中,必須發揮農村集體經濟在扶貧開發中的優勢,把發展鞏固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深度扶貧、引領弱勢群體共同致富、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一環,并在政策上給予支持。要在了解集體經濟發展實際困難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能保證集體經濟健康發展的好政策。要學習借鑒近年來涌現出的典型經驗,挖掘潛力,強基固本,促進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筑牢農民共同致富的根基。
為脫貧攻堅提供組織保證
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基層是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農村脫貧離不開黨的領導,只有干部群眾同心協力才能奪取脫貧攻堅沖刺期的決戰性勝利。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扶貧工作的戰斗堡壘,是黨和國家扶貧政策具體落實的基層單位。脫貧攻堅戰既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把扶貧工作與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在脫貧攻堅戰中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
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首先是建設一支素質高,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強的農村基層黨員隊伍。更重要的是,必須提高這支隊伍的政治素質,牢記黨的宗旨,增強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處處為群眾著想,為群眾排憂解難,掌握群眾工作方法。同時,要想方設法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把回鄉大學生、致富能手、外出務工能人等,緊緊團結在村黨組織周圍,凝聚在脫貧攻堅的旗幟下,積極為脫貧致富獻計獻策,貢獻智慧和力量。
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做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宣傳者和解讀者,教育引導群眾,營造脫貧攻堅的濃厚氛圍。要通過宣傳教育,對群眾進行政策解讀、宣傳,引導群眾深入理解國家相關扶貧政策,解除群眾的困惑和疑慮,使廣大群眾支持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要做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推動者。扶貧不能停留在對政策的口頭宣傳上,而要把扶貧政策扎扎實實地落實好。要積極探索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扶貧工作中的新方法、新途徑,提出解決問題的新對策,引領貧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之路。貧困地區的黨員干部要帶動貧困群眾一同致富,切實發揮好應有的先鋒模范作用。
為脫貧攻堅提供精神動力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脫貧攻堅提供思想指導、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造成深度貧困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思想觀念和精神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因此,扶貧不是單純的物質投入,更重要的是思想觀念和精神狀態的改變。只有通過精神扶貧破除消極落后的思想觀念,才能徹底鏟除貧困的根源,最終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這一點對于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尤為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扶貧同扶志結合起來,著力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主動性,著力培育貧困群眾自力更生的意識和觀念,引導廣大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實現脫貧致富”。扶貧要取得好的成效,“人”是最關鍵的因素。要通過科學理論教育引導,切實轉變部分貧困群眾“等靠要”“被扶貧”的被動、依賴思想,激發脫貧致富的內在愿望和動力,堅定脫貧致富的信心,煥發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精神,沖破消極落后傳統觀念的束縛,樹立競爭觀念、效率意識、創新意識等。
此外,還要用好深度貧困地區自身擁有的文化資源。深度貧困地區很多是革命老區,有著深厚的革命傳統。要弘揚老區革命精神,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勇敢戰勝脫貧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使貧困群眾積極投入到扶貧攻堅的決戰中去,咬定目標、苦干實干,直至取得與貧困作戰的勝利。(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春華 中國社科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扶貧 脫貧 攻堅 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