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舍得、開明、開通的國企混改更值得期待
9月22日,山東省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在濟南召開第三次股東大會,審議確認了山東交運混改結果,其中,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持股37%,保持相對控股權,社會資本共計持股63%。
我們注意到,在山東交運引入的戰略投資者中,不僅有央企,也有民企,還有外企,同時,員工也在新的混改方案中,持有高達30%的股份。也就是說,在山東交運的混改方案中,真正實現了國資、民資、外資的大融合,并因為員工持股的推行,達到了政府、企業和個人的有機結合。這樣的混改,是值得期待和期盼的。
此次混改,也是山東省級國企首家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家混改就把平臺放得這么高、力度放得這么大,就如此開明開通,是需要有點勇氣的。要知道,雖然前一輪國企改革改掉了地方80%以上的企業,甚至多數改制為民營企業,但是,省級層面的改革力度并不大。尤其是規模較大、效益較好、員工較多、矛盾較集中的企業,大多沒有改革。所以,新一輪改革的難度更大,矛盾更多,更需要有強大的魄力和堅強的決心,有足夠的勇氣。
山東的首家國企混改,邁出的步伐也是非常堅定的。縱然在戰略投資者中,還有中央企業,也屬于國有資本,但是,從股權結構來看,還是非常合理的,是有利于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規范的公司化管理體制的,是符合市場規則的,也是有利于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
首先,國有保持相對控股,對實現企業從國有向混合所有制轉型有穩定作用。因為,在各方對國企改革仍然存有這樣或那樣看法,員工對改革的認識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統一的情況下,通過國有相對控股來穩定輿論和員工的情緒,讓輿論和員工有一個可以平復情緒的過程,對改革的順利推進是非常有利的,也是有利于企業實現平穩過渡的。
其二,引入央企,對于提升企業的地位和影響有積極作用。長城資本作為央企,能夠進入到地方國企,既是給自己的一次機會,也是給地方國企的一次促進。更何況,長城資本還是一家很具實力的企業,能夠對山東交運今后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尤其在資本運作方面,長城資本可以與國瑞證券聯手,幫助山東交運作好資本運作工作,提升市場運作能力。
再者,吸引外資作為戰略投資者,對優化資本結構有促進作用。由于山東交運此次引進的外資企業實力很強大、產業結構比較好,會對山東交運下一步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和促進作用。資料顯示,外資企業名叫普洛斯,是全球領先的現代物流設施和工業基礎設施提供商,新加坡上市公司,股票市值高達1101億美元,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是普洛斯最大的單方投資者。這對山東交運來說,在未來的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方面,會有很大的幫助。
最后,讓員工持股30%,對調動員工積極性有激勵作用。此次山東交運混改最大膽的決策,也是最重要的決策,就是員工持股。員工成為企業的股東,尤其是骨干員工,毫無疑問是企業的最重要財富,也是企業能否穩健發展的關鍵。可以肯定,在股權的激勵下,無論是企業經營者還是骨干員工,都會在工作中裝上一臺新的馬達,工作的干勁更大、工作的創新更多、工作的態度更嚴謹。一旦員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企業發展的后勁會越來越大。
總之,山東交運的改革,值得點贊,更值得期待。國企混改,就是要舍得,有舍才有得;要開明,不開就難明;要開通,只有開才能通。如果因循守舊、機械教條,國企改革就難以取得實質性突破,更難以取得實質性效果。只有依據企業實際,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大膽地改,創新地改,積極地改,國企改革的紅利才能最大限度地釋放。(譚浩俊)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混改 企業 員工 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