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網絡直播間不再藏污納垢 低俗違法內容不見蹤影
“現在的直播內容比以前健康多了。”
在天津市河北區一家保險公司工作的冀春告訴記者。
今年35歲的冀春是網絡直播的“鐵桿粉絲”,用他的話說,“見證了網絡直播從亂到治的變化”。
觀眾:
低俗違法內容不見蹤影
冀春看網絡直播不挑平臺,基本上每個大型直播平臺都進去過。
“以前的網絡直播間里什么都有,一些美女網絡主播可謂是各種搔首弄姿,極盡挑逗之能事,同時還不斷讓觀眾送禮物。”冀春說。
“不過,自從國家開始整治規范網絡直播平臺后,亂七八糟的低俗直播少了許多。比如,之前的網絡主播可以隨意抽煙、可以穿低胸的衣服等,這些在現在都是不允許的,會被停播或者關閉直播間。”冀春說,現在,網絡主播在直播時可以要禮物,但是不能提錢。
冀春告訴記者,規范之后,網絡主播的粉絲或許會減少,但這樣可以讓網絡直播間健康起來。只有在規范之下,網絡主播的表演才可以稱得上老少皆宜。
在北京市朝陽區一家商場賣服裝的董麗,與冀春有著同樣感受。
“網絡直播曾經讓我又愛又恨。”董麗告訴記者,她喜歡看一些介紹減肥內容的網絡直播,一般是主播介紹自己的減肥經驗,或者推薦自己使用過的減肥藥。
“有好幾次,女主播在直播時,邊說邊吃下一粒減肥膠囊。”董麗說,“看著女主播的表演和網友的評論,我就嘗試著買了一盒。接到快遞之后打開一看,是一個沒有任何標識的瓶子,甚至連名稱都沒有。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我當天就吃了一顆,大概20分鐘之后,我就開始上廁所,然后就一發不可收拾,一晚上幾乎沒有睡覺,人都快虛脫了。”
董麗告訴記者,她之后找那名女主播理論,結果被對方措辭嚴厲地“教育”了一番,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現在,我還是會看網絡直播。不過,我發現網絡主播推薦賣商品的情況少多了,可以說基本沒有。”董麗說,“我聽說是因為有關部門對網絡主播出售藥品的問題進行了治理,網絡直播平臺的管理也嚴格了。”
從業者:
直播行業自律意識增強
“現在我們公司對主播的管理很嚴格,主播自身也比較自覺,不打擦邊球,因為這樣會被關閉直播間,損失更大。”楊強告訴記者。
楊強在江蘇省南京市經營一家小型網絡直播公司,公司簽約了十來名主播,盈利主要來自主播收益的分成。
楊強說:“之前我們公司有一名美女主播比較火,有十幾萬的粉絲,每天可以有幾千元的收益,就是因為主播打了擦邊球被關停了,并被加入了‘黑名單’。”
“這給我們公司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因為我們當時就只有這一名盈利的主播。”楊強告訴記者,自從那次事情發生后,公司對網絡主播的要求越來越嚴格。
“自從國家開始嚴格管理規范直播行業后,我們非常嚴格地要求主播,對網絡主播直播時穿的衣服、說的話語都有嚴格規定,如果因為主播自身的言行問題被封號,主播要向公司作出賠償。”楊強說。
“我們作為經營者也很支持對網絡直播的治理,這樣大家吸收粉絲靠的就是主播自身的才藝,而不是比誰沒有下線,這樣對社會風氣是好的,對我們小公司來說也比較容易生存。”楊強說。
□ 記者手記
近年來,網絡直播快速發展,儼然已經成為一大新興產業。
網絡直播的迅速火爆,與其被曝出種種亂象分不開。為推高流量、吸引粉絲,一些網絡主播花樣百出,有的衣著暴露、言語挑逗,更有甚者為炒作不惜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線。
針對網絡直播行業亂象,有關部門大力推進依法治網,相繼出臺《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文化部關于加強網絡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等法規文件,對網絡直播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僅如此,國家網信辦、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十幾家從事網絡的平臺進行專項檢查,封禁3萬多個違規主播賬號,關閉直播間將近9萬間,對直播行業起到了警示作用。
此外,各地“掃黃打非”部門也協調有關部門加強行業監管,督促直播平臺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完善內容審核機制,充實內容審核團隊,嚴格落實24小時監測要求,發現違規直播立即封停;并加強對主播的監管,建立主播“黑名單”制度及行業通報機制,對違規主播實行全行業禁入。
隨著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一系列專項治理的推進,網絡直播行業步入法治軌道。以往平臺上隨處可見的低俗色情、直播賭博、直播吸毒、售賣違禁品等情形幾乎絕跡,取而代之的是規范化的網絡直播環境和網絡直播間。
網絡直播亂象無處遁形,是依法治網取得的成績,更是法治中國建設的折射。
□ 本報記者 韓丹東
□ 本報實習生 李文冠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直播 網絡 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