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縱議 縱議
拿印做棋子 日恐難如愿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開始對印度進行訪問,據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先前透露,此次日本將拉印度一起強化對朝鮮的壓力,除此之外,兩國還將就經濟合作交換意見。但正如很多分析人士所言,日本與印度合作的戰略考量遠非公開發表的那么簡單,中國才是兩國心照不宣的潛臺詞。
在一些日本戰略設計者的心里,中國這個近鄰早就不如印度那個“遠親”了。日本在外交上的“遠交近攻”戰略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接近印度顯示了日本對印政策的如下方面:
外交戰略上視印度為大國。從2000年起,當時的日本首相森喜朗訪問印度,就把日印關系定位為“21世紀全球性伙伴關系”,從而揭開日印關系史上新的一幕。2005年4月,小泉純一郎訪印時強調日印是“亞洲新伙伴關系”,還提出關于“全球性伙伴關系”的“新戰略焦點”概念。2006年,印度總理辛格訪問日本,將兩國關系提升為“戰略性全球伙伴關系”,從此,兩國關系首次具有了“戰略”意義。這一年,日本外務省亞洲局新設“南亞部”,具體負責印巴及東南亞事務,顯示了日本重視印度的姿態。
日本認為印度是個新興大國,日本應該支持印度邁向市場經濟,使其成為亞洲地區的“建設性伙伴”。所以,日本多年來一直通過擴大對印度的ODA援助和經貿交流加強雙邊關系,把對印度的經濟援助定為日本外交戰略的重要支柱之一。
結盟戰略上視印度為伙伴。日本強調的日印戰略關系有一個重要“側面”值得注意,那就是兩國共同牽制中國的崛起。日本認為中國力量增大,會破壞美日對中國的力量平衡,必須把印度拉進來抗衡中國的力量增長。日本一些人之所以覺得中國這個近鄰不如印度這個“遠親”,還因為他們認為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日本與它有共同的價值觀念,互相之間不會發生沖突,甚至可以成為戰略合作的對象。
所以,日本想拉印度“入伙”,建立美、日、澳、印“四國戰略對話”機制,安倍晉三早就想與印度談“四國戰略對話”問題,方法是先形成一個四國“松散的結合體”,隨后逐步推動這種合作走向深入。日印兩國于2014年8月發表聯合聲明,把兩國關系定位為“特殊戰略伙伴關系”,日本一般把友好國家定位為“戰略伙伴關系”,這里的“特殊戰略伙伴關系”,意味著日本希望把日印兩國關系升格為“準同盟關系”。
海洋戰略上視印度為要沖。日本把印度看做遏制中國海洋戰略的重要棋子。印度位居連接印度洋、中東與東亞的海上交通線上,特別是作為印度洋的關鍵國家,在北印度洋海上通道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日本從印度洋到馬六甲海峽運輸的原油占其進口量的80%,海上運輸通道安全對日本至關重要,前首相野田佳彥曾強調印度是從中東運輸資源的海上通道的要沖,海上通道安全對雙方的利益也都是生死攸關的。
另外,在日本看來,如果在東海有日本,印度洋有印度的話,那么在南海卻沒有一個較大國家抗衡中國。為了支援南海沿岸小國,日本認為如果中國在印度洋威脅到印度安全,印度勢必對南海插手進行牽制,因此日本加強與印度合作具有更廣泛的意義。在此思路下,2012年日本與印度共同設立了關于南海安全保障的局長級磋商機制,還商定兩國海軍擴大聯合訓練的規模。
當然,印度是個具有大國意識的國家,其外交戰略的基本原則是不結盟,最終印度能否按照日本的戰略設計成為日本對抗中國的棋子或海洋戰略中的一個籌碼,還要看印度的戰略文化思考與日本是否合拍。印度外交的靈活性和獨立性,也許決定了它不會像日本那樣抱住某一國的大腿狐假虎威。另外,日印兩國在國情方面也有很大差別,印度要維護其在印度洋的霸主地位,未必喜歡與別人分享利益。印度也是一個海陸國家,必須兼顧海陸兩方面的安全,一頭倒向海洋國家,未必是其最佳選擇。這就難怪日本有人嘆息:“日印關系還遠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
中印兩國間有領土爭端,這給了日本可乘之機,但在中日印的大國博弈中,經濟也是一個穩定器,中印貿易是日印貿易額的4倍,中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國,如果印度不犯戰略性錯誤,該不會成為別人的棋子。日本非要在中印之間分個親疏,搞遠交近攻,到頭來可能不會有多大收效。
(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印度 日本 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