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中外博物館界學者文博會上“把脈”館藏品IP開發

工匠邂逅時尚 文創迎來風口

2017年09月13日 15:34 | 作者:陳濤 |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從臺北故宮的“朕知道了”紙膠帶、翠玉白菜傘,到北京故宮的朝珠耳機、雍正皇帝“不與朕相干”手書折扇;由四川三星堆博物館研發的青銅面具形狀的餅干,蘇州博物館的秘色瓷蓮花碗曲奇餅……這些“萌萌噠”的文創產品正在消弭曾經橫亙在博物館與民眾之間的鴻溝。更令人欣喜的是,國內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正快速加入這個“賣萌”陣營。昨天,中外博物館界學者聚首文博會主論壇“中外宮殿藝術博物館推介交流會”,為越來越紅火的博物館文創“把脈”。議題諸如:除了“賣萌”,還有哪些途徑可以走;博物館IP開發的優勢與弱項都有哪些。

觀眾在文博會中外宮殿藝術博物館展區內觀看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物及藝術品。

有這樣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國內博物館文創不可估量的潛力。截至目前,故宮博物院研發的文創產品接近9000種,文創產品銷售額近10億元。眾多曾經久居深宮的藝術精品,以詼諧有趣的面貌走出高墻,融進百姓日常生活。不得不說,早年間提出的“把博物館帶回家”,直到“萌萌噠”的文創產品出現,才算真正靴子落地。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陳麗華也承認,博物館行業正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她以前陣子在網絡掀起熱議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為例,“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師的日常,居然登上熱搜榜,讓我們看到文博行業的潛力和公眾的認知渴望。”她認為,故宮看似一夜成名,其實背后是觀念的轉變。一向“高大上”的故宮連同那些館藏品里正襟危坐的帝王,以年輕人最能接受的“賣萌”姿態,俯身耕耘市場,傳播文化之聲。

據了解,故宮博物院現有藏品數量超過186萬件,其中一級品占很大比例。如此殷實的家底兒能帶來五花八門的文創產品。無論是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工匠修復宮殿技藝為基礎的中式藝術品,還是主打“科技+產品”形式的別國“活態化”藏品,都引來不少人駐足。“相比在故宮看到的文物展品,它們讓我更能感受到中國人的智慧。從皇宮到民間,文創正在書寫藝術的新可能。”來自法國一家博物館的藝術創意顧問巴蒂斯特連連把這些展品拍進手機里。

“在博物館文創開發的路上,中國的同行追趕得很快,IP開發已經站到了‘風口’。”美國紐約亞高洛美術館館長阿里爾·卡哈納對中國的藝術衍生品一直饒有興致,他甚至有意在中國找合作伙伴。據他介紹,早在上世紀80年代,歐美博物館就掀起了一場另謀生路的變革,他們不再以看管文物為中心任務,而是嘗試讓這些由杰出工匠打造的藝術瑰寶與公眾日常發生關聯,進而改進參觀體驗,推出藝術商店,大英博物館藝術衍生品年營收逾兩億美元。

特意前來參會的德國收藏家漢斯·艾瑞克點出了中外博物館IP開發的不同之處。“西方的文創品更注重時尚感,比如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將藏品與珠寶首飾相結合。而中國的產品對青年消費群體更為看重,可愛且有趣。”他在肯定“賣萌”路徑的同時,也給出了建議,諸如引入時尚、科技概念,再結合傳統文化根基,生成的文創產品才會更有生命力,“研發團隊要更多地站在消費者立場做設計,只有贏得了用戶,文創的‘風口’才會越來越強勁。”

相比博物館從業者稍顯感性的觀點,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要更為冷靜一些。在他看來,固然已經有以故宮、國博為首的一批國內博物館做得風生水起,但步入IP時代不久的國內文博系統依然有眾多“沉睡者”。即便一些博物館已開發出盈利產品,但它們在全國高達數千家的博物館體量里,占比小得可憐。問題的癥結在于產品缺少創意,不少博物館跟風推出了文創品,但很多只是簡單復制、微縮,依然停留在旅游紀念品的層面。“博物館IP熱是事實,但開發難度同樣巨大。”他認為,故宮的成功不易復制,其一年的文創產品研發成本高達一兩億元。不過,他也給那些稍顯力不從心的博物館開出“藥方”,那就是以館藏品為立足點創建自己的數據庫。“每個館都有不可多得的珍寶,如果一旦把這些資源價值轉化為大數據庫,今后再與金融資本或是藝術機構合作,對接起來就容易得多。”在他看來,如今不單是文創行業吁求資本輸血,眾多資本也越來越需要借助文化的力量,搶占未來的這塊價值高地。


編輯:楊嵐

關鍵詞:文創產品 工匠邂逅時尚 文創迎來風口 北京故宮 藝術博物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 亚洲欧美日韩Aⅴ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 亚洲午夜精品宅男国产天堂 | 日本精品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