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對“網絡醫托”應零容忍
今年8月,記者以應聘為名臥底“東方起點公司”發現,該公司有3個部門各自負責為一家醫院尋找患者資源,這3家醫院分別是北京國康醫院、北京京軍醫院和成都西南腦科醫院。從聯系患者到讓患者住院,經過了多名公司人員設下的連環局。有人假冒慈善機構人員套取患者資料、有人假冒醫生為患者隔空斷癥,最終將患者引向上述3家醫院。(9月4日《新京報》)
傳統醫托“鳥槍換炮”也不是一兩天了:他們應時而動地“武裝”上了互聯網,會競價排名、搞網絡直播、玩遠程診療……信息不對稱下的患者,就成為砧板上的魚肉,在“話務員”每單提成千元的利益鏈上,被宰割、被分肥、被推向絕望的套路深淵。
專業就醫療程,成了話術圈錢的把戲;而傻傻“陪演”的大多數,恰恰是最須救治而家貧人善的那部分群體。
“網絡醫托”橫行無忌,離不開幾個要素支撐:一是患者的信息。“公司每天會將大約200個電話號碼發給每個話務員,用來和患者聯系的電話號碼也由公司統一提供……”那么,這些核心信息如何泄露出去、涉事公司又如何能輕松登錄相關醫院的后臺?這些心照不宣的問題,哪里需要什么答案呢。二是醫托的忽悠。據稱,一名沒有任何醫療知識的新員工從入職到成為電話那頭的“醫生”,“一上午就可以搞定”。這種專業的“網絡醫托”要求也很簡單,摒棄“善良”的天性就好,膽大心黑、善于忽悠,月入兩三萬并非難事。三是院方的茍合。相關公司設三個回訪組,分別對應國康、京軍、西南腦科這三家醫院。記者找到一本“小兒腦性癱瘓”的話務部培訓手冊,手冊上標注:北京京軍腦癱病醫學研究院咨詢部制。“東方起點公司”當然不是慈善機構,窮盡一切手段為三家醫院忽悠患者,這是徹頭徹尾的合謀還是天降餡餅的巧合?
騙子公司與無良醫院之間究竟是怎么勾搭上的,這個問題有待市場監管和執法部門細致起底。但有一點值得反思:2015年11月,“東方起點公司”曾因虛假宣傳被北京豐臺工商部門行政處罰,罰款5萬元——僅有50個員工就敢號稱“公司現有職工3000余人”,1個專家教授都沒有也敢杜撰“知名專家、醫學教授200余人”……遺憾的是,5萬塊錢的罰單與員工收入上萬的斂財騙術相比,簡直連隔靴搔癢都算不上,又如何能禁絕“網絡醫托”?
謀財害命、傷口撒鹽,“網絡醫托”和電信詐騙有何兩樣?那些倚靠“網絡醫托”做生意的醫院,趁早關了又何妨?只有零容忍才能實現真正的治理。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醫院 網絡醫托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