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更應給“網紅醫托”們來一次規范的“整形”
近日,晨報接到了讀者美琪(化名)的投訴,稱其于去年9月在魯南門診做的雙眼皮手術也陷入類似的噩夢:不僅雙眼皮形狀和當初醫院承諾的不一樣,還在臉上留下了明顯的疤痕,而將魯南門診推薦給她的人也是“魚條條”。美琪說,在她尋找整形醫院的過程中,曾有3名網絡紅人先后與她聯系,正是這些人的百般推薦,才讓她選擇了魯南門診。(3月17日《新聞晨報》)
套用一句話,不怕醫托不網紅,就怕網紅扮醫托。網紅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上公眾的高度依賴,若是充當醫托,自然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過,信任也就意味著放松警惕,并面臨著比別人更大的風險。事實上也是如此,很多人因為輕信了網紅的推介,被其虛假的宣傳所誘導,不但造成了極大的資金和財產損失,更是危機了身體的健康,美容變成了毀容,這樣的結果讓人無法接受。
整形市場之亂,用“培訓數天就可上崗”可窺管見豹——有媒體頭版爆料:微整形泛濫,美甲店割起雙眼皮、打起玻尿酸,學員培訓三天就上崗,無消毒設施,藏居民樓里動刀。不少整容培訓機構毫無資質,先培訓學員后提供藥品瘋狂賺錢。在整形美容市場眾多問題為人詬病已久下,這些黑機構之所以還能不斷壯大,跟網紅醫托的付出有著絕對的關聯,其對時下的美容整形市場,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網紅醫托有著兩宗天然的原罪,一是欺騙性的做法,嚴重的違反了廣告法的規定,理應受到嚴厲的處罰;二是其將患者往無證醫療機構推介,并從中獲得利益的詐騙行徑,同樣屬于違法行為。衛生部和公安部發布的《關于清理整頓非法醫療機構嚴厲打擊醫托違法行為活動的通知》,明確定性醫托為違法活動,行騙的違法人員將受到處罰。根據規定,對查獲的醫托由公安機關處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會涉嫌詐騙罪,依法要定罪處罰。
當然,相比于傳統的線下醫托而言,“網紅醫托”將戰線轉至了線上,其雖然沒有參與診斷和治療的過程,但如果明知相關醫療機構存在“虛假醫療”、“過度醫療”行為,那么其行為就與醫療機構從業人員形成了共犯結構,同樣可能構成詐騙犯罪。故而,針對相關行業的亂象而開展集中的整治,才能讓失序的整形市場日益規范。
通過大背景分析不難看出,“網紅醫托”只是醫托現象的變種,也給監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醫托行為之所以如“打不死的小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取證難和調查難使得其往往能夠規避處罰,刑事犯罪的行為往往被行政處罰所代替,作案的風險太少而不足以形成威懾。即便是整治,也往往是就事論事進行了利益的切割,沒有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通盤和統籌性的政策配套,那么治理醫托詐騙就會陷入虛弱無力的境地。
目前,在對醫托詐騙的刑事處罰,還缺乏必要的司法解釋,在操作性上存在很大的問題。同時,部門分治之下,未能有效的整合監管資源,比如公安部門和衛生部門未能形成聯動機制,各個環節和鏈條存在分割化,往往是公安部門打擊了醫托,而對與醫托有著絕對利益關聯的醫療機構,卻未能跟進并及時處罰。故而,要真正鏟除“網紅醫托”生存的土壤,凈化美容整形市場環境,還需要建立起涵蓋執業許可、行業自律、行政處罰、治安入罰、刑事制裁的完整法律監管體系,公安部門既要對醫托進行嚴打,衛生部門對醫療機構也進行嚴治,并在此基礎上建立長效性的協同和配作機制,對美容市場的“整形”才會見到成效。(堂吉偉德)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網紅醫托 整治網絡醫托 整形市場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