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讀·榜樣讀·榜樣

紅磚古厝留記憶農民畫中有鄉愁

2017年08月11日 10:12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迎接金磚 魅力廈門】

近日,記者踏上廈門市翔安區的土地,看到漫山遍野綠蔭蔥蔥,祥和寧靜中散發著文化芬芳,這里已成為廈門農村文化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1902650

保護固態活態根脈文化

夏日的大嶝島風輕云淡,100多座紅磚古厝點綴其中。當對岸的金門鄉親踏足于此,“精神原鄉”的概念不再模糊,相同的閩南話溝通心靈,還有一座座古厝更讓他們心生感動,這是共同的家:緋紅的磚墻屋瓦、高翹的屋脊、精美的梁棟、栩栩如生的磚石浮雕、鐫花刻鳥的窗欞……

紅磚建筑是兩岸同根同源的佐證,也是聯結兩岸民眾心靈的紐帶,當前閩臺兩地都將紅磚建筑的保護列為重點工程,并已邁開“申遺”的步伐。

記住鄉愁、留住記憶,除了古厝、古跡這些固態文化,還有古戲、老技藝等活態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濃濃的閩南文化氛圍,彌漫在翔安廣袤的土地上。

如今,每逢節慶日,翔安的閩南“非遺”主題公園總是熱鬧非凡。翔安深知,“非遺”的傳承與發展需要土壤,因而他們因地制宜,精耕“非遺”生存土壤,讓“非遺”處處開花,融入百姓生活。

為了讓孩子們能進一步深切感受閩南童謠的藝術魅力,弘揚民族精神,近年來,在政府部門的倡議、支持下,翔安馬巷中心小學等學校通過建設鄉村少年宮,引導更多的孩子學習閩南童謠,讓閩南童謠在校園中唱響,對整個翔安培養閩南語歌唱人才增添了一個重要載體。

不久前,翔安還通過4個舉措做好文化傳承保護工作:開展全區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文物古跡等系統性挖掘整理,編寫《香山系列文化叢書》;依托學校、村居文化室等成立農民畫、宋江陣等民俗文化傳習基地。建成蓮塘民俗(宋江陣)文化廣場,由傳統文化傳承人開展“傳幫帶”,涵養擴大傳統文化從藝、從業隊伍;落實“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工作補貼;推廣文企共建模式,引導社會資源共同參與。

傳承翔安農民畫特色名片

在閩南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臺灣小吏管甫接雙親家書,催促他回鄉,情人美娟深明大義,強忍悲傷之情,珍重送別,情意綿綿。這個故事常常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甲戲動情演繹。而在70多歲的朱秀英看來,這也是作畫的好題材。不久前,一幅名為《管甫送》的畫作在“鄉土翔韻”翔安農民畫展展出,吸引不少民眾駐足觀看。這位草根畫家不時客串起講解員,這個動人的愛情故事也讓更多人知曉。

朱秀英是廈門翔安馬巷人,1969年畢業于福建工藝美術學校,后在馬巷中心小學擔任美術教師。2011年,在翔安農民畫藝術家陳瑞琦的建議下,朱秀英開始嘗試農民畫創作。

像朱秀英這樣發自內心的創作沖動,根植在翔安一代代農民畫家的心中。以閩南特色文化、鄉村質樸民風和風土人情為創作土壤的農民畫,真正發端是在20世紀60年代,梁金城、陳瑞琦等本土農民畫創作者在廣闊農村的廟宇、宗祠、壁磚、家具、墻體上進行宣傳畫的創作,并在農閑時開始了農民畫的自發性創作。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翔安的農民畫因其創作題材豐富、創作技巧嫻熟、鄉土氣息濃郁,開始屢屢獲獎,在國內小有名氣,并形成了獨特的閩南繪畫風格。

翔安農民畫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得翔安曾在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首批“現代民間繪畫之鄉”,后兩度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翔安農民畫現在是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前不久,包括“圖說價值觀”系列在內的44幅翔安農民畫,以公益廣告的形式,出現在了廈門主要干道、社區街間。這為廈門人的生活、閩南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的理念做了生動注解,成為翔安文化對外交流的一張名片,也被福建省委宣傳部作為公益廣告精品在全省范圍進行推廣。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曹元龍)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農民 翔安 文化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中文手机在线 | 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精品 | 亚洲图色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人成视频欧美 |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 日本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