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閆坤: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研究員 閆坤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我們要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措”。如何認識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并進行全面科學的學習和把握,是重大理論問題、重要實踐要求和全面行動綱領。我們要從三個視角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一是歷史唯物主義視角,即從歷史階段、社會發展和演進規律來看,我國處在怎樣的歷史時期;二是辯證唯物主義視角,即從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互動與轉化關系出發,分析我國表現出怎樣的靜態特征和動態趨勢;三是從認識論角度出發,要看到我國的階段性特征既有應然和必然,也存在著偶然。我們要增強區間意識、底線思維和戰略定力,這是認識必然、借力偶然的重要方法。
第一,從歷史視角看,我國表現為經濟全球化、現代化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階段性特征。
當今世界越來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浪潮席卷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以改革開放來擁抱整個世界,吸收人類文明的先進成果和經驗,博采眾長、為我所用,以極富前瞻性、戰略性的眼光和共建共享共贏的理念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既是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更是積極倡導者和推進者。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全球經濟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中國減貧事業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經濟增長更加包容。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當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大方向沒有改變,我們要引導國際社會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促全球發展。
我們要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現代化既指經濟發展的現代化,又指人民生活的現代化,還強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經濟發展的現代化強調生產體系的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續,強調實體經濟的基礎性作用,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民生活的現代化強調收入分配機制的公平公正,強調生活富裕、安定和諧、文化繁榮、法治昌明,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調國家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法律法規措施系統完整,國家機構體制機制協調有序,國家治理能力的科學性、規范性明顯提升。我們要按照新要求制定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完善發展戰略和各項政策,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我國最大的實際就是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更準確地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斷變化的特點,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在繼續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好解決我國社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更好實現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更好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只有把基本國情作為謀劃發展的基本依據,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才能在時代前進潮流中把握主動、贏得發展。
第二,從辯證視角看,新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穩中求進是最具典型意義的階段性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是我們認識和把握當前經濟社會階段性特征的基本方法。我們要把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相結合,更好地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對立統一規律即矛盾規律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基礎。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明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這些需求需要我們轉變發展方式,樹立全新的發展理念,即以創新發展作為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以共享發展作為增強發展動力、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抓手,扶貧工作是其中之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對新的發展階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遵循。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否定之否定規律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運用。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國形成了較為完備和較具競爭力、影響力的國民經濟體系,通過創新投融資方式和支持企業滾動發展實現了產能的極大擴張;通過引進外資和扶持龍頭企業的方式,形成了“中心—外圍”結構的產業生態;通過延長產業鏈、細化分工形成了標準化的生產組織方式;通過產業集聚和專業園區實現了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融合。以“標準化產品+價格競爭+同質市場覆蓋”的模式,中國制造橫掃全球,并一舉解決了國內供給短缺的問題,對傳統的分散型、小型和非標準型生產的“否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隨著“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標準化生產體系匹配個性化消費需求的難度就越來越大。我們必須要對現有的生產體系進行調整和完善,使其能夠匹配最終需求,“再否定”的階段性表現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增加有效供給,減少無效供給,強調供給必須匹配需求,且著力點并非單一廠商,而是整個供給體系,即通過供給體系的改革實現高效率、低成本、高質量的差異化產品生產,實現對個性化、多樣化需求的匹配。具體到理念和手段上,“制造+再制造”、“增材制造”、“柔性生產”、“虛擬現實”、“工業機器人”、“區塊鏈協同”等成為新的時代名詞;在企業的組織模式上,小型化、專業化和智能化成為新的趨勢和方向。“再否定”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質,也成為中國經濟新一輪增長的內生動力。
質量互變規律強調量變的重要性和面對質變的信心、決心和能力,穩中求進就是質量互變規律在當前發展階段的表現。“穩”強調量變的環境,即通過系統性、漸進性、小幅度的量變對發展瓶頸和機制制約實現突破,為局部質變的“進”創造良好的條件和重要的突破口,從而量變帶動局部質變,局部質變又為系統性、全局性變革創造和準備條件。近年來,我國一直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量變在不斷積累,局部質變也在有序發生,到2016年末,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臺。隨著今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我國能源、交通、通信、金融和軍工等領域的改革方案已基本完成,改革的重心轉入推進落實階段。量變帶來的質變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隨處可見,我們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將改革進行到底。
第三,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區間意識、底線思維和戰略定力是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區間意識是認識論中應然性原則的要求,具體是指對經濟運行設定合理區間,當經濟在其中運行時,無論增速高一點,還是增速低一點,都屬于正常的現象。這一方面使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更加協調、規范,另一方面也給改革以必要的空間和時間。
底線思維是認識論中必然性原則的要求。經濟效率的提高、社會文明的發展都將導致一定程度的生產要素和組織因子的活躍,從而加大不確定性。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在沒有達到底線(已知的“必然”)之前,通過提升監管水平和處置能力應對各種風險和變動;而一旦達到了底線,則以控制風險作為第一要務,進行系統、規范和有效的處置。
戰略定力是認識論中偶然性原則的要求。“偶然”不代表趨勢,但又反映變化,因而面對“偶然”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改革的方向和發展的目標,但又不忽視可能存在的環境變化。如從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來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因此,對一些經濟指標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對一些經濟指標下行,也不要驚慌失措,只要保持戰略定力,就一定可以推動中國經濟巨輪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發展 經濟 特征 階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