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四方聚力 五共聯心
? 黔西南州“搬”出一條共生路
全國工商聯領導到黔西南州安龍縣蘑菇小鎮調研
黔西南州貞豐縣者相鎮土布小鎮
黔西南州貞豐縣者相鎮土布小鎮
編者按
山上滴水貴如油,山下一江春水向東流!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針對當地不利的地理條件,在扶貧攻堅中把易地搬遷作為“當頭炮”,通過政府、工商聯(企業)、搬遷戶、社會中介“四方”聯動,運用與群眾共商、共識、共建、共享、共擔的“五共”流程工作法,著力解決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活得好等問題,取得顯著成效,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肯定,并向全國22個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省份推介。
俗語說,樹挪死,人挪活。
對貴州省黔西南州部分貧困群眾來說,他們不是“貧困”,而是“困貧”,是因為在“土如珍珠、水貴如油、滿山遍野大石頭”的環境生活,因困致貧,搬出大山成為擺脫貧困的基本前提。
搬遷,需要割舍故土難離的情愫,更需要智慧和力量——超過26萬人的搬遷任務,僅僅完成空間轉換,就是一個巨型工程。
近日,記者赴黔西南州采訪時發現,一個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活得好的共生路,正在逐漸成形。
他們的法寶是“四方五共”。
據黔西南州委副書記、州委政法委書記、州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穆嶸坤介紹,“四方”指政府、工商聯(企業)、搬遷戶、社會中介四方聯動聚力,“五共”指政府與群眾共商、共識、共建、共享、共擔,心心相聯。
“這是我們在遇到諸多困惑后,不斷探索出的一套工作方法。”穆嶸坤說,它也是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在扶貧戰役中發揮作用的具體表現。
全國工商聯原副秘書長、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王忠明評價說,“四方五共”工作法體現了脫貧倒逼的力量、轉型創新的力量、商會代表的資本力量和共享的力量。四種力量最終匯聚成脫貧攻堅的合力,在解決一方貧困群眾脫貧的同時,也為其他地區開展脫貧攻堅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地方司考察“四方五共”后,專門發了一期《政策指引》,向全國22個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省份推介。
搬得出
解決“上熱下冷”難題
“要把我們搬到哪里去?”“搬去的地方怎么樣?”“房子怎么樣?”“我們要怎么搬過去?”……一系列關乎搬遷群眾民生的實際問題,一直是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關心的焦點。
所有的焦點中,排在首位的是打消搬遷群眾心中的顧慮、消除疑惑,讓群眾真正地愿意搬、放心搬!
“以貧困程度大、生產生活條件差、‘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自然村寨整體易地扶貧搬遷為重點,做好規劃設計,搭好融資平臺,抓好資金籌措,完善各安置點水、電、路及公共配套設施……”記者在黔西南州多個文件上都有看到這樣的文字。
具體到每家每戶,具體深入到貧困戶內心,現實的困難往往比想象中復雜得多。
黔西南州冊亨縣巧馬鎮孔屯村就是一個典型。孔屯村位于大山之中,村民散布在深谷里或山坡上。全村10組572戶2265人,其中苗族占70%左右,其余是漢族、布依族、仡佬族等。
說到孔屯生活的艱難,青杠林組的楊明可謂刻骨銘心。
在通組公路修通前,要想翻過攔愛山,到山外面的巧馬鎮,要走3個多小時。幾乎每一次從孔屯村到巧馬鎮,他都有一個愿望:要是住在巧馬鎮就好了!
苗族是一個有長期遷徙史的民族,僅正史記載就先后有五次大規模遷徙。經歷千山萬水,歷盡千辛萬苦,直到19世紀才定居下來。這些遷徙大都與戰亂有關,他們最后定居在深山老林。
孔屯村的苗族群眾也不例外。據當地老人說,他們的祖先就是從江西搬來的。
現在,他們面臨又一次集體遷徙———為了迎接新的幸福生活。
“每個人都想過幸福的生活,都想到條件好的地方住。可是我們搬了幾回家,基本上都是從一個窮地方搬到另一個窮地方。”孔屯村68歲苗族老人楊勝國感慨道,“我們終于盼來了這一天,國家給這么好的政策,孔屯要全部搬到大山外面去。我們終于可以不再這山窮水惡的地方苦熬了!”
但迷茫依舊存在。“我一直也想搬出去,可是沒有錢買地基,更沒有錢買房子,只能是空想想!”楊明說。
有些情況更為復雜。同為青杠林組的67歲熊達書一開始堅決反對搬遷。他老伴20多年前就去世了,獨自把兩個兒子撫養成人,如今34歲的大兒子已經成家另立門戶,他與31歲的小兒子一起生活。
遠在浙江打工的小兒子得知搬遷消息后,三番五次打電話給他,叫他不要擔心,搬到巧馬工業園區,咋個都比孔屯好。
“以前我處了幾個對象,可一帶回老家就吹了,人家說我們那里太惱火(艱苦)了,以后的生活沒有指望。搬出去后,我一定能早點娶上媳婦,也會好好孝敬您老人家!”兒子的一席話打動了老人:“搬出去咋個都比孔屯好!”
熊達書老人的想法,其實代表了一大部分老百姓的心聲。“老百姓心里其實有很多個‘為什么’?打開這些問號,才能做好后續的工作。”冊亨縣政協副主席、巧馬鎮黨委書記劉曜熙的破題之法是組建黨群代表服務隊。
組建黨群代表服務隊,起源于搬遷動員階段。一開始,鎮里組織共商工作組進村入戶,但任憑怎么努力,總有一些群眾對搬遷不理解、不接受。
后來,劉曜熙和工作組的同事們發現了一個現象,返鄉農民工、致富能手和大學生三個群體在共商過程中激情最高、發言最踴躍,于是萌生了組建黨群代表服務隊的想法。
結果,這些群眾身邊的群眾,用他們自己的語言,用他們自己總結的道理,參與做更多群眾工作,效果出奇的好。“‘搬’與‘不搬’的僵持局面一下子就打破了。”劉曜熙說,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五共”工作法的效果。
穩得住
“找到政府、企業、搬遷戶之間結合點”
韋崇珍以前做土布服裝、土布鞋子只給家人用,現在每天一大早,就到鎮里土布工匠坊織布,“用它來賺錢了”。
這個叫土布小鎮的地方,位于貞豐縣者相鎮,由貴州省浙江商會旗下的圓夢旅游公司與縣政府、鎮政府平臺公司共同成立混合所有制企業來建設運營。小鎮按照“保護開發并重”的理念,請貴州民族大學等院校及國內外50多名設計師,對傳統布依土布硬、粗、掉色等問題進行改良,保留本色、原色、原味,形成“乜果花”布依土布服飾系列品牌,開發出1000多款土布服裝。
至6月底,土布小鎮開展農家樂、土布紡織等技能培訓600余人次,實現就近就業500余人。
僅今年“五一”期間,小鎮共接待游客3.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近2000萬元。
浙江省特色鄉鎮,成為最近幾年轉型升級一大亮點。現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貴州省黔西南州把易地搬遷扶貧與培育發展特色經濟統籌起來,也出現了一批類似的特色小鎮,他們稱之為“脫貧攻堅·五個綠色”小鎮,土布小鎮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小鎮與浙江那些小鎮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的居民大多是易地扶貧搬遷過來的貧困群眾。據介紹,這里規劃安置規模為2062戶10388人,搬遷對象來自縣內7個鄉(鎮、街道辦)21個村259個自然村寨。
人搬出去了,落腳點在哪?這是扶貧搬遷最具體的問題,也是土布小鎮設立的初衷。
這不是一戶兩戶搬個家那么簡單。國家給黔西南州下達的易地搬遷任務有三大部分:政策指標以內26萬人易地扶貧搬遷戶,堅持應搬盡搬;非政策指標內21.23萬人,堅持能搬多搬;政策指標外其他貧困地區愿意搬遷的群眾,堅持鼓勵搬、支持搬。
最終,黔西南州給出了一個龐大的方案:興建19個搬遷安置點,總投資200余億元。
這么多錢,從哪里來?怎么把它用好?接下來的問題依然一個接一個。
“我們就是要做好政府、企業、搬遷戶之間的結合點。”黔西南州委統戰部副部長、州工商聯黨組書記胡詳說。
他的另一個身份是黔西南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規劃審核小組成員。胡詳解釋說,很多民企參與脫貧攻堅主動性強、積極性高,但往往感到無從下嘴,找不到切入口,最后只能簡單給錢了之。
記者發現,多年來的扶貧實踐中,確實經常遇見這樣的情形:黨委、政府怎么想、怎么干,一些商會、民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企業能干什么、能干成什么,有些黨委、政府了解不全面不透徹;貧困群眾真正需要什么、認同什么,部分黨委、政府和社會力量沒有完全摸清,群眾參與感、獲得感不強,別人干、他在看;還有些地區,社會力量怎么加入,操作路徑并不清晰。
這些現象在黔西南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據了解,在當地,民企已經成為產業扶貧生力軍,但扶貧資金、優惠政策、資源要素對民企而言,大多處于看得見摸不著的狀態。同時,大量政府項目資金、資源政策因為沒有合適的載體,只能趴在賬上、窩在部門。
“我們的工作就是在政府、企業、搬遷戶之間找到一個最好結合點。”胡詳說,找到最大公約數,就成功了一半。
契機很快出現。2016年5月14日,黔西南州在興仁縣召開現場會。會上有企業家提出,能否和政府搭一個平臺,搞一個由政府、企業(工商聯)、搬遷戶及律師(各種社會中介組織)組成的四方聯盟。
黔西南州委領導聽后特別認同這個模式。一年來,四方聯盟開了17次專題會,解決了一系列群眾、企業共同關心的扶貧難題。
能致富
“大股東小股東都是股東”
“我是大股東,村民是小股東,大股東小股東都是股東,我們的心已經綁在了一起。”說這話的是浙江霞霧油茶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清。
張志清做油茶生意近20年,現在是望謨縣新屯街道平年油茶基地負責人。
以前,他都是流轉或租用農民土地搞油茶種植。2016年6月份以來,張志清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在望謨縣新屯街道平年與當地老百姓合作共建油茶基地,項目總投資521萬元,種植油茶面積1493畝。
其中亮點是股權結構———公司負責資金、技術、種苗投入,占50%股份;群眾以土地入股,占40%股份;村委會以村級合作社形式負責參與項目管理,占10%股份。
改變的還有彼此的關系:以前大熱天,他是躲在沒有空調的車里透過車窗給老百姓工錢。現在,他與村民喝酒喝出了高血壓。
改變并不是自然發生。“剛開始看到全州都在推行‘四方五共’工作法,并不太理解,后來與當地政府和群眾打交道,自覺地把這個工作方法運用到基地油茶發展中來,成效立即顯現出來。群眾從最初的抵觸,到后面理解、配合,再到后來認同,實現了目標一致、共同發展。”張志清說。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很瑣碎。
張志清不僅與政府部門、村委會協商,也跟老百姓一起協商,共同商量資金怎么投、能源怎么解決、土地怎么落實等關鍵問題。“與群眾協商過程中,我們還逐一解答了群眾提出的種苗品質和種植成活率等技術問題,前后累計開展了7輪協商,合作協議反復修改了6次才定稿。”張志清說,最終大伙兒一致同意在村里發展油茶種植產業并簽訂了協議,最后確定了“541”的合作模式。
有評論指出,“四方五共”將政策設計的“最初一公里”、聯系群眾服務需求的“最后一公里”緊密相連,讓群眾實實在在地體會到存在感、參與感和獲得感,將傳統上的政府單邊行政改變成融合式的合作治理。
目前,黔西南州積極探索“四方五共”工作法,引導州內外6家商會、380余家民企深度參與脫貧攻堅,投資達280億元,惠及貧困人口20余萬,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有收獲,也有不足。”胡詳說的收獲,就是按照黔西南州委、州政府采取“四方五共”模式開展易地扶貧搬遷要求,州、縣(市)黨委統戰部、工商聯積極發揮統一戰線優勢,調動民營企業家、黨外人士、新的社會階層資源和力量,融入易地扶貧搬遷的歷史進程。
方向正確了,終會到達彼岸。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黔西南州已建設完成和正在建設的19個搬遷安置點,發展了食用菌、板栗加工、種草養羊、薏仁米、民族布藝、民族中藥、鄉村旅游等一批特色產業,有效解決了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在建設完工的部分安置點上,打造了移民新社區,群眾高高興興地融入新生活。(記者劉艷)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搬遷 群眾 黔西南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