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兒童多動癥驚現“三年級現象”
專家介紹
徐海青: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主任醫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兼職教授。國際應用行為分析協會華中分會主席,湖北省特殊兒童康復協會會長等,從事兒科及新生兒、兒童保健科35年,在保健、臨床、科研、教學等方面均擅長。
暑期過半,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因多動癥問題就診的兒童比平時增加五成。記者發現,這些孩子中,超過半數是三年級學生。目前,多動癥已經成為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的“時代病”。
三年級最容易暴露多動癥
徐海青介紹,多動癥又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學齡兒童患病率大約為5%~10%,男孩的發病率是女孩的3倍。患有多動癥的孩子智能正常,有的還非常聰明。
這些孩子主要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任性沖動、自控能力差、精細動作不協調、學習困難,尤其是成績變差,三年級是個分水嶺,家長會明顯感覺孩子癥狀逐漸加重等。孩子因為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全面掌握學習內容,加上自控能力差,不能堅持、深入、認真地學習,老師布置的作業也是粗心大意、馬虎潦草、邊做邊玩,考試時又不認真答題、常常看錯題、漏題,因而嚴重影響考試成績,長此下去成績每況愈下。
徐海青透露,其實這些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就已經有明顯癥狀,只是很多家長并未意識到。只是到了三四年級學習要求明顯拔高,孩子很難跟上,這才出現“三年級現象”。
還有些家長認為,“小調皮”就是多動癥,其實不然。徐海青說,好動的孩子是聽勸的,一旦被說服,能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而多動癥兒童則不能;調皮的孩子在嚴肅陌生的環境中能不吵鬧,多動癥孩子則做不到。
多動癥不可能“長大自己好”
很多家長認為,多動是孩子在特定年齡階段的正常表現,隨著年齡增長不治而愈。其實并非如此。徐海青介紹,多動癥癥狀70%會延續到青少年,30%~50%將帶到成年,治與不治,早治與晚治,在療效和預后上有顯著差異。目前醫學界一致的看法是:及早發現,及早綜合治療。
徐海青介紹,多動癥的孩子在學齡前期的一些早期表現,比如不會按照老師要求行事,易興奮,不守紀律,喜歡對抗;不能專心玩一個玩具、看一本書。不按照游戲規則進行,隨心所欲,不與人合作。入睡困難、睡眠淺、易驚醒、不午睡、家長覺得孩子精力異常旺盛,像個小馬達等。
多動癥還有兩大典型癥狀:注意力缺陷和多動沖動。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觀察孩子是否存在以下一些現象:常常忽視小節、粗心犯錯;難以維持注意力;難以與人交流(心不在焉);無法按指令做事;組織協調能力差;經常丟三落四;容易受外界刺激分心;愛丟東西;擅自離開座位;不分場合四處跑動和攀爬;很難安靜地游戲或參加活動;言語過多;別人話沒說完他就搶著說,不按順序做事,常常干擾和打斷別人。
“按摩可治多動癥”千萬別信
門診中很多家長表示,曾帶多動癥的孩子做過按摩。這些機構宣稱:通過體表對經絡穴位按摩刺激,恢復他們的正常發育,使多動抽動征象逐步消失。徐海青表示,這種說法毫無科學依據。
徐海青指出,“多動癥”是由生物、心理、社會等多種因素引起的大腦功能異常,必須進行綜合治療。可采用個體化心理咨詢輔導、腦電生物反饋訓練、學習能力訓練、感統/平衡訓練、家長課堂、團體游戲治療、沙盤療法、必要時藥物配合的綜合療育。通過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早期治療,給孩子合理的期望值,創造一個健康、輕松、合理的成長空間,多動癥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劉璇 通訊員周建躍 溫紅蕾)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多動癥 孩子 兒童 新生兒 保健 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