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奧迪“開倒車”在于產品不給力
奧迪在中國市場之所以“開倒車”,有人解釋,是因為其欲與上汽聯姻,經銷商拒絕提貨造成的。但這只是一個方面,更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其創新能力正在退化,產品競爭力大打折扣。奧迪要想重新奪回中國市場冠軍,就必須加強技術創新,一心一意把產品做好。唯有如此,才能贏得市場尊重
奧迪、寶馬、奔馳,這是德系高檔車“三巨頭”多年來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銷售座次,但眼下卻“一不小心”被改寫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奔馳(含smart品牌)在華銷售304017輛,同比增長34%,首次登上冠軍寶座;寶馬(含MINI品牌)銷售293280輛,同比增長18%,依然位居亞軍;奧迪銷售253635輛,同比下滑12%,退居第三位,被輿論喻為“掛倒擋”“開倒車”。
奧迪在華之所以“開倒車”,有人解釋,是因為其欲與上汽聯姻,經銷商拒絕提貨造成的。乍一聽,似乎很有道理,但只要進一步追問“奧迪為何急于‘劈腿’上汽”,答案就不言自明了。就是因為奧迪在中國市場不如以前好賣了!在今年上半年高檔車市場高達25.6%的增速面前,多年的冠軍奧迪銷量居然出現如此大幅下滑,的確值得反思。
隨著中國汽車年銷售基數向3000萬輛攀升,跨國車企要想在這一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贏得競爭優勢,紛紛加快了新產品的投放。僅去年以來,奔馳在華新投入的車型就有20多款,其中,新E級、新GLA、奔馳C級運動版等都取得了較好業績。一些緊俏車型,消費者甚至要排隊才能買得上,以至于奔馳被業內稱為“最懂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外國車企”。
反觀奧迪,無論投放的產品數量還是類型,都遠不如競爭對手。今年上半年,盡管奧迪先后投放新款A3、A6 Avant、全新A5家族及Q7 e-tron等車型,但這些產品在市場上并非主流。與此同時,包括A6L、A4L、Q3、Q5等在內的奧迪主力車型又大都進入換代末期,在各自細分市場上均遭受到競爭對手的截擊,不得不頻繁降價求生。在業內看來,目前奧迪Q5和Q3已成為高檔品牌陣營中更新速度最慢的車型。在一個“喜新厭舊”的汽車市場,這樣的產品競爭力是一定會大打折扣的。
問題的嚴重性還在于,奧迪現有的產品還存在不少缺陷。國家質檢總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召回的汽車品牌分類中,奧迪品牌的召回數量位居第一,總量達到126萬輛,占比上半年總召回量的26%,發動機艙起火隱患和天窗排水系統是召回的主因。在所有奧迪召回車輛中,奧迪Q5車型成為召回量最大的車型。而且,這還不涉及飽受消費者詬病的“奧迪Q5車內異味”現象。
產品是企業創新能力的直接載體。我們常說“產品為王”,如果在新品研發和市場投放上,既比不過競爭對手,又難以適應消費者的新需求,企業整體銷售肯定上不去。奧迪“開倒車”恐怕不單是缺少“上汽奧迪”這一銷售渠道的問題,而是其創新能力正在退化的市場反應。因此,奧迪要想重新奪回中國市場冠軍,就必須加強技術創新,一心一意把產品做好。唯有如此,才能贏得市場尊重。(楊忠陽)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奧迪 產品 開倒車 市場